公车改革徘徊20年终于破冰 落地需解诸多困局
中新网北京7月16日电 题:公车改革徘徊20年终破冰 落地需解诸多困局
16日,中国官方公布了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徘徊20年的公车改革终于迎来全面启动之日,备受社会关切。在多地试水改革的基础上,国家统筹的车改进程能否真落地、见实效,伴随改革而来的车辆和人员如何妥善处理,改革前路,诸多难题仍待破解。
公车沉疴20年终破题 “车轮腐败”或迎釜底抽薪
7月16日,中国官方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改为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这意味着徘徊20年的公车改革终于全面启动。
“车轮上的腐败”,这一直是舆论对公车形象的注解。在近年来中央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中,公车消费都占据“三公”支出的大头。据财政部2011年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超过千亿元。
除了庞大公车开支,近年来,在各地城市为治堵对私家车采取限牌、限行的背景下,庞大的公车总量,以及与之伴随的公车私用、超标配车等现象已成为众矢之的。去年以来,中纪委定期公布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中,“公车违规”亦成为官员被查处的重要原因。
然而,就公车治理来说,从1994年中办、国办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中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但一直以来,这项关乎“官员坐骑”的改革虽备受关注却举步维艰,难见实效。
2013年11月25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条例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并明确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官方的这些表述,被专家解读为“公车改革方案终于尘埃落定”。
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随着此次两个官方文件的面世,徘徊20年的公车改革终于全面开启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进程。其中“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改革措施,也被分析为,公车腐败或迎来釜底抽薪式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