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后续引担忧 专家建议被取消车辆应网络拍卖

18.07.2014  22:40

中新网广州7月18日电(许青青)《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16日向社会公布后,退出的公车会不会被“贱卖”引发公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院长陈晶莹建议,让网络拍卖为公车改革助力,为改革的公平透明性助力。

根据方案要求,本次公车改革,将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取消的车辆将由通过公开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但在前几年,公车拍卖车辆价格偏低、或者定向卖给内部人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车改革的成果,甚至还被认为是变相贱卖公共资源。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前些年进行的公车拍卖中确实存在公车被贱卖的情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认同,他向记者表示,自己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陈晶莹表示,政府部门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借鉴目前司法网拍的成功经验,利用淘宝等网络平台便捷、高效、可信的特点,鼓励各省市将公车拍卖放在网络平台上来进行,让网络拍卖为公车改革助力,为改革的公平透明性助力。

事实上,在公车改革的道路上,不少城市都在试水网络拍卖。在山东,枣庄103辆公车将于7月23日进行网络公开拍卖。上海市则早在2012年就开始在网络拍卖上进行试水。2013年2月,上海市奉贤区的公务车制度改革,全区涉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共307家的1645台机动车三场淘宝线上拍卖总共吸引了4858人参与,最终成交1474台,总成交金额超过1.5亿元。

彭澎表示,网络拍卖只是一种形式,其便利和效率是其可取之处。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处理公车改革取消的车辆,都应该保证其公平、公正,让体制内外的公众都能够公平参与竞争。张燕生则认为,公车拍卖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同时进行,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让不会上网人的也可以参与进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