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联动

鲤城区司法局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全面落实社区矫正中心建设。整合鲤城区政府二号楼一楼大会议室作为区级社区矫正监管中心,以服务大厅的方式开展矫正交付衔接和监控指挥,另以密集型档案柜的形式建设鲤城区社区矫正档案室,放置社区矫正人员的个人档案。同时,配齐基础设备设施。新添打印机两台、扫描仪、投影设备一套、电视、装订机等设备。据统计,泉州市鲤城区社区矫正中心投入12. 司法厅

我市认真做好社会组织管理改革工作
1.积极宣传和推广我市社会组织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开展社会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案例征集活动,确定台江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福州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以广告养保洁”等创新案例。2. 政府

厦门市“五化”并举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一是以“多元共治”为路径,积极推进治理协同化。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社区共治事项,协商社区公共议题,解决社区重难点问题;在厘清政府权力边界的基础上,激发社区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等多元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居民多元共治格局。二是以“集约管理”为核心,积极推进政务扁平化。打破领域分设,实现“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全区域同办”,探索推动社区公共服务;打破部门界限,培训社区网格员,达到“一专多能、一岗多责”;打破传统规制,社区实行“一条龙优质服务、一站式办理完结”,实行延时错时办公。三是以“激发活力”为重点,积极推进自治民主化。社区居委会普遍制定实施《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自治公约》,落实村居“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协调会议”等民主制度,通过成立居民理事会、同驻共建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对话机制,引导和组织居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和社区管理。四是以“三社联动”为载体,积极推进服务社会化。降低社区社会组织准入门槛,优先发展和重点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的社区社会组织,推进政府向社区社会组织购买力度;强化社工队伍专业建设,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探索建立社工服务点、工作室及“社工+志愿者(义工)”等互助模式,推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新机制。五是以“互联共享”为目标,积极推进服务信息化。全市各级投入网格化信息平台基础建设和手机终端维护费用等约4. 民政厅

厦门市“三社联动”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一是强化社区组织广泛覆盖。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社区物业、社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群团组织、辖区驻区单位联系会的“六联”工作机制,落实议事监督会、共建理事会、群团联络会、居民代表会“四会”制度。二是强化社工队伍专业建设。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全市共有2000余人通过全国社工师或助理社工师资格考试,平均每个社区拥有3. 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