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试高招艺术类本科批“一档多投”

15.07.2014  16:33

  我省首试高招艺术类本科批“一档多投”

  作为教育部唯一省份试点 昨天已基本完成招生计划

  东快讯(记者齐榕)省教育考试院昨晚召开新闻通气会称,今年我省首次实行的高招艺术类本科批按专业志愿“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改革中,昨晚已经完成了本科A批常规志愿的录取,今日正式公布录取结果和征求志愿计划。

  据了解,艺术类本科提前批7月1日开始投档,7月8日完成录取,艺术类本科A批7月9日开始投档。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共录取新生1115人,其中文科1002人、理科113人,与去年相比增幅达到20.4%。艺术类本科A批招生计划2378人,共有11919人参加了志愿填报,人均填报10条志愿。截至昨晚9时,基本完成招生计划。

  据省教育考试院新闻发言人介绍,我省是教育部确定的今年实施“一档多投”改革试点的唯一省份。从录取情况来看,“一档多投”计算机管理系统运行正常,改革实施平稳顺利。

  教育部“一档多投”网上录取管理系统研发课题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刘卫东:

  “一档多投”序号成为考生和院校配对参数

  □东快记者齐榕

  我省作为教育部确定的今年实施“一档多投”改革试点的唯一省份,在进行高招志愿“一档多投”试点中任重道远。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专访教育部“一档多投”网上录取管理系统研发课题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刘卫东,对“一档多投”这一全新的模式进行了揭秘。

  揭秘:序号是参数,最对眼的院校和考生配对

  刘卫东说,艺术类本科“一档多投”招生录取的模式为:省教育考试院将符合投档条件的同一考生的电子档案同时投放到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招生院校按事先公布的专业录取规则,在所投放的考生电子档案中,对符合本校相关专业录取条件的所有考生进行预录取排序、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提出退档意见,并将排序名单和退档意见提交给省考试院审核;省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顺序、考生专业预录取排序情况、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数量等,由计算机自动匹配确认考生录取结果。

  简单地说,可以解释为多对多的“对对碰”,可以理解为最对眼的院校和最对眼的考生配对“联姻”。在这种模式下,计算机产生的考生序号是很重要的配对参数。在院校方面,可以在录取规则下,将考试院投档过去的最愿意录取的考生排队,列出序号。在考生方面,考生则可以将自己最想报考的专业和院校也进行排队,列出序号。最后由计算机自动配对。假设院校的招生计划有3个,则将前三配对好序号的考生录取,3个计划录取完毕后,对于第四个序号后的考生则不再录取。

  焦点:如何保证每一位考生的公平

  在“一档多投”模式下,考生和院校都有最大的选择权。如何保证每一位考生的公平,保证院校不会违规录取?

  据介绍,“一档多投”所提倡的最大限度和最大可能是在计算机的监控下进行的。“一档多投”中,各招生院校要事先制订各专业招生录取规则,经审核后向社会公布。同时,艺术类考生的高考文化考试成绩、省级专业统考成绩、招生院校的校考成绩全部公开。更重要的是,在招生录取时,各招生院校必须按照事先公布的录取规则,对符合本校相关专业录取条件的所有投档考生进行预录取排序,由省教育考试院进行监督。然后他们的配对是由计算机系统根据考生志愿顺序、考生专业预录取排序情况、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数量等,按照统一的匹配标准,自动进行匹配确认,并最终产生录取结果。录取结果并不是由院校来决定的,院校只有提出预录取的排序权。

  解读:一档多投,院校不再“一头大”

  虽然只是艺术类本科批的试点,不过一档多投的优势显而易见。用刘卫东的话来说,就是“一档多投”可以让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同时接受更多学校考核,由高校择优录取,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专业调剂、退档的风险。同时,提高考生被录取的概率,充分满足考生的入学选择权。

  而另一方面,院校在录取中也不再“一头大”。在现有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下,专业和院校打包,考生为了降低风险,会选择冷门专业垫底。按专业志愿“一档多投”则促进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有可能A院校的A专业会不敌B院校的A专业,这样就形成了多头竞争,院校在录取时,也就不再“一头大”,生源分布也会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