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自贸区增4项成果 进口车用“身份证”快速通关

11.07.2015  12:12

  东南快报讯(记者 林娟)福建自贸试验区自日揭牌以来,目前已发布2批次创新举措。昨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自贸试验区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福建自贸试验区第三批4项全国首创创新举措和3项率先开放措施。

  其中,4项全国首创成果中,有2项是涉及福州海关,分别为海关查验作业微信预约模式和整车进口一体化快速通关模式;1项涉及厦门海关,具体为开展保税展示交易内销货物实行电子化分段担保业务;1项涉及福建检验检疫局,具体为改革和简化产地证签证管理。

  另外,3项率先开放措施中,有2项涉及省住建厅,分别为:允许台湾建筑师持台湾相关机构颁发的证书,经批准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业务;允许取得大陆一级注册建筑师或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的台湾专业人士作为合伙人,按相应资质标准要求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并提供相应服务;1项涉及平潭片区,具体为引进台湾专业人才在区内行政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机构任职。

   海关查验作业可微信预约

  “这项措施可切实提高通关时效、便利进出口企业的查验服务新模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掌上通关’。”据福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关查验作业微信预约模式就是现场海关在接受预约查验信息后,后台便开始进行查验指令细化、协调港区调柜、机检等流程,无需企业在海关和港区之间分别办理业务,节省了企业往返路途、现场排队等大量时间,同时解决了港区吊柜无序等问题,降低了港区运营成本,实现了海关、企业、港区三者之间的无缝对接。企业只需按事先预约的时间到达现场,即可直接前往验货平台进行人工查验,通关时效大大提高。微信预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真正做到“一键沟通,便捷通关”。

  据了解,该项措施目前已在福州片区福州保税港区实施,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福州保税区海关运用“掌上通关”已服务企业300多家,涉及报关单448份,平均每票节省查验时间2小时。福州关区其他区域将在系统开发后立即实施。

   进口整车用“身份证”快速通关

  此外,整车进口一体化快速通关模式目前已在福州片区福州保税港区实施,自启用以来,共监管进口整车4928辆,货值2.08亿美元。

  据介绍,该项措施实施后,海关为每辆进口整车粘贴电子标签,利用射频识别信息技术(RFID)实现对车辆通关的无纸化、可视化和安全化,全程快速通关。每辆进口整车都拥有一张唯一的RFID“身份证”,记录了车辆信息并与海关通关作业系统对接。在未放行状态下,车辆可提早进入检测线,海关查验和汽车检测将同时进行,把原有串联执法变成并联执法;同时汽车平行进口实行预审单、预审价、预约通关制度及7×24小时预约加班查验制度,使得整车进口最快能在一个工作日内通关放行。

  (东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