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市民与“蛟龙”亲密接触

05.07.2014  13:32
  

  近日,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及其母船“向阳红09号”船,停靠福州市马尾港。7月3日,由国家海洋局、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大洋协会主办了公众开放日活动,向福州市民普及深海知识,提高市民海洋意识。

  夏日的高温,并没有阻挡市民的热情。由于“向阳红09”船的船体开放区域有限,为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只能组织部分市民上船一睹“蛟龙”风采。

   蛟龙”潜海五洋“捉鳖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在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诞生了。“蛟龙”号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

  据介绍,“蛟龙”号具有标志性的四大技术特点:具有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意味着其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为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配备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能够在特殊条件下完成复杂任务。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绝大部分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我国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深潜的重大跨越,为我国进行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为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供保障、为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潜航生活并不枯燥

  “蛟龙”号在海里怎样下沉和上浮?潜入海下几千米,是否会影响潜航员的身体健康?未来还会冲击11000米深的海底吗?机械臂是如何捕捉深海生物的?……在船上,市民不仅能参观“蛟龙”号,还能欣赏到它带来的深海图片,更有技术人员为大家一一解惑。

  除了“蛟龙”号的“秘密”外,常年陪伴“蛟龙”号生活在海上的潜航员们也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潜航员唐嘉陵耐心地回答市民们的问题。他告诉大家,潜航员虽然长期生活在海上,但生活也并不枯燥,除了下潜作业外,他们日常也会对“蛟龙号”做定期的维护,所以在船上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工作之余,大家常常组织团体活动,而他也会保持每天2小时的运动,例如:打乒乓球或围着甲板走20来圈。

  科考队员们在海上虽不能与家人、朋友通电话联系,但船员们每天早上8点和晚上8点都可以在船上通过收发邮件来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

   奔赴新程执行新任务

  7月4日,“蛟龙”号搭载母船“向阳红09”船,从福州马尾出发,开始执行2014年航次西北太平洋航段任务,11月下旬开始执行西南印度洋航段任务。

  据了解,今年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的第二年。与以往“蛟龙”号航次相比,今年的航次具有任务多样、队伍年轻、新设备多的特点。不仅要开展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调查,还要培养潜航员和操作维护人员,并进一步优化作业规程。本航次还承担着开展全民海洋意识普及的任务。

  本次“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将分3个航段在西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区(第一航段)和西南印度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第二、三航段)开展下潜及常规调查作业。本航次海上时间共计约160天。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