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有方向行动有指南 气象科技工作者热议十九大
十九大报告中的“科技”声音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科技”一词。
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提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提及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提到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科技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提及我国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指出“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提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就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另外还专门提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此外,在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提到“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强化灾害治理的科技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些令我们从事灾害预防和治理的科研人员备受鼓舞。
我们欣慰地看到,这些年,国家提出新安全观,打造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在十九大报告中,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被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充分体现我国防灾减灾转向灾害治理。在这个方向下,政府不断强化防灾减灾顶层设计,做到国家有立法、有应急体系,防灾减灾相关部门也有相应的工作机制;在技术层面,监测、预报预警、预防、救助等各个环节都在发力,逐步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有效机制;社会治理网格员、乡村信息员、社会组织都被赋予更多的防灾减灾职能和任务。
具体到操作层面,这些都少不了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比如,防灾减灾关口前移,就需要做好灾害风险普查和预报预测,研究如何预防;再比如,攻破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难题,就不能让社会治理网格员用敲锣打鼓的方式传播信息,要有技术手段作支撑,确保信息传播更高效。
十九大报告为灾害预防和治理指明了方向,还具体提到“环境治理体系”“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决策者和科学家仔细研究,未来我们如何做得更好。(中国气象报记者 孙楠采访报道)
国家气候中心总工程师李维京:做好颠覆性技术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有很多新的提法。例如,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气象就是“应用基础”,“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都有气象部门参与的空间。气象科技工作者应该仔细考虑,我们可以做什么。
报告中的新提法——“颠覆性技术创新”,和过去的创新很不一样。以前科学界的创新是泛泛的,虽然“新”,但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真正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是要攻克核心问题,引领事业发展的。
具体到气象部门,我们的目标是做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为国家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预报预测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是什么,也就是要思考引领事业发展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如果再具体一点,我认为要聚焦在预报预测的方法和技术上。无论是短期天气预报还是长期气候预测,其水平的提高均依赖于预报方法的改进和对机理科学的研究,归根结底是要在技术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这就要求科学家深入探讨,集思广益,例如将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与传统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作出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国气象报记者 孙楠采访报道)
2015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朱定真: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应该包括美好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生活质量、安全感等。而如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对气象部门而言,在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如何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如何继续改善气象服务,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值得深思。
今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国际青年形容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这些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例如,与天气密切相关的高铁、共享单车和物流发展很快,其中,物流资源的调度不仅与近几天的天气相关,更与长期气候预测有关,需要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对于“美好生活”而言,气象服务更应打开思路,提供更多的实用信息。
同时,十九大报告提到要普及科学知识。一方面我们要提升气象科研能力和预报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增强预报信息传播的影响力,科学家不“端着”,做好科普工作,让公众接收到信息后,读得懂,用得上,真正发挥其价值。所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重视气象科普工作在传播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科研发展、解决科学难题等方面的作用,让公众理解气象工作,进而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最终全面提升社会科学素质和防灾减灾能力。(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敬涛采访报道)
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张兴赢:深刻感受科技推动力
党的十九大召开的这几天,我和同事正在大洋彼岸参加地球观测领域的一个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成员在会议间隙,热烈讨论十九大报告。报告多次出现了“科技”一词,让大家备受鼓舞。
报告提到,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我对这个论述感受特别深。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建设的巨大推动力。
就卫星大气环境监测领域而言,2008年我国发射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首次实现了自主卫星对大气成分(臭氧)的探测,这一领域我们已经整整落后了美国30年。但是今天,我却非常自豪地站在国际地球观测组织的大舞台上,向世界介绍去年底成功发射的我国第一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观测卫星,而美国也仅仅在两年前才发射了他们的第一颗碳卫星。可以说,我们国家用了十年时间弥补了三十年的差距,基本实现了在这个前沿技术领域与国际最高水平齐头并进。
当我在会场上看到美国、日本的同行对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表现出巨大的热情时,内心无比自豪,更加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推动力。卫星气象科技人员有信心为祖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到2035年,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贡献力量。(中国气象报记者 卢健采访报道)
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陈涛:努力攻克预报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使我国未来有了整体、清晰的发展思路,让我们在未来气象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更有信心,对于未来气象事业的建设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气象行业来说,具有指导性意义。
国家气象中心近年来着重进行现代化气象业务建设,目前初步建立了全覆盖、无缝隙、一体化的国家级业务预报技术体系,未来将同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最新信息技术结合发展,按气象行业的技术服务需求进行融合创新,围绕预报精细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测业务的现代化水平。
报告提出的“党要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对于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目前,我国在重大天气过程预报预警方面已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在暖区暴雨、复杂地形地区突发暴雨、台风暴雨等复杂天气过程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预报难题,在中长期到延伸期的强降雨预报、极端性暴雨预报上还有很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重点也在转向影响预报。水文预报、地质灾害风险预报、中小河流洪涝风险预报都需要气象部门深度参与。(中国气象报记者 叶珊杉采访报道)
“风云”静止系列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郭强:气象卫星 要服务国家战略
反复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后,作为一名普通的气象科技工作者,我深感使命重大,任重道远,须臾不可松懈。
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这是我国今后科技发展的总方针、总路线。中国的科技发展要从战略高度来考虑,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统筹,要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聚焦卫星气象领域,当前,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后,更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做好“一带一路”倡议、“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的保障服务。
具体而言,我们应着眼于发展以高、低轨系列气象卫星为基础的综合空间对地观测网络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科技力量从跟跑、并跑到真正领跑提供重要支撑。(中国气象报记者 宛霞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