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委会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968件
投诉性质比重图
记者11日从福建省消委会获悉,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1968件,解决10835件,解决率90.53%。为消费者挽回损失2115.48万元,其中属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79件,得到加倍赔偿额51.49万元,接待来访、接受咨询43911人次。
合同问题、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占总投诉五成以上
2017年上半年度投诉中,根据投诉性质划分为合同问题、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虚假宣传问题、价格问题等,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合同问题成为首要问题,占投诉总量的19.59%;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也然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三者占投诉总量的五成以上。
2017年上半年度全省消委会共受理消费者商品类投诉6931件,占投诉总量57.91%。从商品类投诉来看,服装鞋帽类、交通工具类、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及房屋及建材类的投诉量仍居前五;2017年上半年度全省消委会共受理消费者服务类投诉5037件,占投诉总量42.09%。从服务类投诉来看,电信服务类、生活、社会服务类与互联网服务类的投诉量仍居前三位。
2017年上半年度与2016年上半年度商品类投诉数量对比图
选购保健食品要理性消费,谨防受骗
这次省消委会还公布了投诉热点分析,包括服装鞋帽类投诉顽疾难除、电信服务类投诉高烧不退、食品类投诉增幅明显、微信购物的咨询和投诉呈上升趋势。
2017年上半年,服装鞋帽类投诉共1974件,占总投诉量的16.49%、占商品类投诉的28.48%,与2016年同期相比,投诉量增长了7.75%。
据介绍,服装鞋帽类投诉主要问题有:一是个别经营者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涉嫌伪造产地的服装、鞋帽,或是商品没有合格证。二是个别经营者重销售轻服务,售后服务意识薄弱,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处理投诉的态度不积极。三是质量问题,其中,服装类投诉主要集中于做工粗糙、销售前存在瑕疵、服装面料没有规范、醒目的洗涤说明,造成洗后串色、缩水、褪色、起球、甲醛超标等问题;鞋类投诉主要集中在脱皮、脱线、脱胶、裂口等质量问题。
2017年上半年,电信服务类投诉共1584件,占总投诉量的13.24%、占服务类投诉的31.45%,与2016年同期相比,投诉量增长了5.04%。
电信服务类投诉主要问题有:宽带业务的售后服务质量、消费存在强制和收费存在不合理、不明朗的现象。具体体现为:一、在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被开通具有收费项目的信息服务;二、消费者在使用信息服务中对收费不明确;三、办理的包年业务因无法实现及时衔接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四、办理的业务存在捆绑销售给消费者带来经济负担。
2017年上半年,食品类投诉共484件,占总投诉量的4.04%、占商品类投诉的6.98%,与2016年同期相比,投诉量增长了75%。
食品类投诉主要问题有:一是消费者的就餐环境、卫生状况存在隐患;二是过期食品仍在销售;三是夸大食用效果,误导消费者。
在此,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食品和就餐时要做到:
1、购买食品和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的超市、食品店和餐馆进行消费。
2、购买食品时要认真查看食品的外包装、标签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并保存好购买发票或者凭证,切勿购买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和来路不明的食品。
3、慎重选购保健食品。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要理性消费,谨防受骗,切忌相信个别不法企业的虚假夸大宣传。建议到信誉好、证照全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
微信购物的咨询和投诉呈上升趋势
现在微信已经成为一种年轻人主要的交流方式,微信用户数量剧增,利用朋友圈营销产品正成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模式,一打开朋友圈,不难发现圈里被各种化妆品、保健品和海外代购的信息刷屏。这类借助微信平台从事销售和代购商品活动的主体简称“微商”,包括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和个人注册的微信账号。
据了解现在大部分个人注册的“微商”属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小店,其进入的门槛低,建立朋友圈的好友也不一定是实名,加上缺乏完善的交易系统,一旦出现纠纷,其就可以直接删除好友或更换账号逃避责任,这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难度。
有关微信购物的咨询和投诉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呈上升趋势。对此,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是不轻易加陌生“微商”为好友;二是警惕虚假宣传和产品质量风险;三是选择安全可靠的交易方式。(记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