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为民解忧 长乐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

03.08.2015  10:53

  福州新闻网8月3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郭立锋)“如果没有政府帮助,真不知怎么过下去。”两个多月前,40多岁的单身母亲连张娇还为家庭生计发愁,而今她的服装生意已经步入正轨,每月收入3000多元。提起这一变化,连张娇连声感谢说,这多亏了长乐吴航街道和胜德社区的帮助。

  “丈夫因病去世十多年了,家里全靠我一个人打零工支撑,还带着一个孩子。”今年5月份,在胜德社区民情收集员陈锦凤上门走访时,连张娇道出了自己的辛酸,希望社区帮她找份工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陈锦凤立即将诉求记录在民情民意收集联络记录本上,并上报胜德社区民情收集处理点,处理点又很快将这一情况上报吴航街道民情处理站。很快,街道和社区就帮连张娇申请到了河下街夜市的摊位,并减免了摊位费,还帮助其联系供货商。如今,她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好,家庭经济状况也逐步改善,人也自信起来。

  “有了民情收集员,群众诉求渠道更加畅通,我们的服务也更加贴心。”吴航街道党工委书记林斌星介绍说,自今年4月建立便民代办服务和民情工作一体化机制以来,吴航街道共建立民情收集处理点40个,设置民情意见箱14个,成立民情收集处理队伍14支,聘请联络员40名,开通网上信箱1个;截至目前,共收集处理民情信息414条,其中已解决404条,10条正在办理中,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在金峰镇陈塘港两岸,施工人员正紧张进行污水管网的铺设,看到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三星村村民陈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盼了这么多年,总算等来了。”他高兴地说,等潭头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管网铺好,沿岸企业排出的污水就不用排到河里去,河水也会逐渐变清。

  陈塘港是金峰的主要河道,被金峰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不少印染厂相继建起,污水排进河道,曾经清澈见底可捉鱼虾的母亲河逐渐变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