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数十亿元 从未公布支出细则

12.08.2014  12:32

又到毕业季,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如果不是到机关当公务员或者在国企就职,找到工作后还需要操心一件事——给自己薄薄几页纸的档案安个“”。安“”需要花钱,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面向庞大群体收取的这笔档案费,着实是个“天文”数字:北京每年收取的档案费超1亿元,广州华南人才市场每年收费也有数亿元。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至少达数十亿元。

保管档案,本应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公益服务,为什么还要收取费用?收取的大量费用都花在何处?对于这笔长期以来受到争议的管理费,记者进行了追访。

□钱去哪了

未曾公布保管费支出细目

2002年到北京打拼的“北漂”李健,其所在的民营公司不管档案,需要他自己拿到人才市场挂靠。于是,从2002年开始,李健每年都要缴纳档案保管费。

2013年前,档案每年收费240元。11年间,李健共花了2640元。2013年1月,这笔收费降至一年120元。十几年加起来,李健在档案保管上一共花了近3000元。

来北京10多年了,我自己还没买房,可是,给几张档案找个落脚的地方,却已经花了几千元。”李健苦笑。

档案也得‘租房子’,占地比群租房小多了,收费却跟‘豪宅’接轨,算给自己的档案买了个豪华卧室。”李健不解:一份薄薄的人事档案,为什么一年要收一两百元的保管费?

近年来,全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人,除了国家机关公务员、部分退役军人、部分残疾人、失业者,按规定,其余所有人都需要缴纳档案保管费,每人每年需缴费上百元。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北京市、区县存档机构共管理档案170万份,存档费于2013年1月起由240元下调至120元。不过,即便收费下降,每年产生的存档费仍逾亿元。

专家估算,全国200多个地级市,每个市每年收费少则数百万上千万元,大城市动辄上亿元,全国每年收取的档案托管费至少达数十亿元。记者查询发现,全国尚无哪个省市公开过档案保管费的具体使用、支出细目。

这笔钱到底去了哪儿?北京市人社局表示,收费标准是北京市发改委制定,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统一上缴市财政,人社局没有截留,所需档案管理经费由财政局每年下拨。

□存档现状

案管理单位被指效率低档

按照我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

专家指出,按理说,档案保管应该是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保经办机构在国家规定中也属于公益服务性质,但现行的档案托管,采取的却是商业运作。据悉,各地人才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收取档案保管费,一些地方最初年收费曾达七八百元,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近年来,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对收费标准进行了限制,收费有所下调。

一些专家表示,在各种档案托管群体中,公务员享受免费,国企职工由单位付费。这意味着,收入稳定的人群享受免费档案托管服务,而流动人员则要为自己的档案向管理机构付费,这让一些人觉得有失公平。而且,对于一些缴纳费用的人来说,其所享受的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

工作调动或需要开具证明通常要等很久,人员不少但效率不高,手续烦琐,一件事得跑好几趟。打电话提前咨询基本无人理睬,还会互相推脱。”在人才市场挂档的杨予鹏告诉记者,“人才市场名为市场,但不是市场运作,都是挂靠在人社局下的事业单位。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肖俊表示,档案托管费像一个“怪胎”:是服务,但做起来不像服务;像买卖,但又不是买卖,还具有垄断性。因为“弃档”“自揣档案”是违法违规的,所以“消费者”甚至没有说“”的权利。

死档”数量达总量30%

人才市场工作人员称,“没有户籍档案和人事档案信息,要在当地报考公务员、购买住房、子女上学等,都会受影响”。

虽然有“必须存档”的人才管理严格规定,但由于需要收费、手续烦琐和服务不佳等问题,全国每年仍有大量弃档、“死档”出现。

2010年毕业后留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的刘云霄表示,自己就只交了第一年240元的存档费。“每月工资就3000多元,几百元的存档费确实很贵,我没考上公务员,也买不起房,所以此后几年一直没再交。”他说。

一些地方人社部门介绍,存档的“死档”数量高达总量的20%至30%。北京170万份档案中,可流动的档案近164万份,比例在全国较高,由于庞大的体量,目前“失联”逾5年的“死档”也有61334份。

对于档案保管完全采取“无视”的态度是否行得通呢?海淀区人才市场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只要档案有更新或移出的那一天,存档费就要一次性补齐,否则档案会被扣留。就算不动档案,存档费最迟也会在退休时追缴,否则“将使社保与退休金受到影响”。

一些地方已取消档案保管费

专家指出,面对弃档,有关部门管理者需要反省,为什么提供服务却令一些服务对象选择逃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成根认为,“让存档人付费不合理,公共服务业务应由政府买单。

记者了解到,这项备受争议的收费,在一些地方已经取消。如江苏省取消了档案托管收费的规定,山东青岛开发区则停止了收费。但除去江苏、山东青岛等少数地区,全国多数省份仍在收取这笔费用,甚至金额更大、名目更多。河北省存档费标准曾达到40元/月,2011年之后收费下调为单位委托保管20元/月、个人委托保管15元/月。

不少档案管理人员表示,面对一个城市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份纸质档案,丢失、损毁时有发生,管理人员数量有限,这项涉及数亿人命运的制度必须在体制、理念和技术上进行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档案系统已经迫在眉睫。本版除署名外据新华社

□支出解读

档案管理费包括安保及人工费

记者昨天从北京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北京档案托管费主要是由发改委制定标准,收费后统一上缴财政,所需档案管理经费再由财政部门下拨。而档案管理相关费用的具体支出方向,主要是由安保费和人工费两部分构成。

据介绍,按照我国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档案进行安全保护方面的多项支出,例如通过物理和人工的方式确保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还要防火、防盗,确保档案不受到损害。有时对于一些易损或历史久远的档案等,还需要购置一些特殊保管器材,以确保相关档案能安全使用。

由于目前人才流动日趋频繁,人事档案又经常被利用在婚育证明等诸多方面,有关部门人士表示,相比普通档案,人事档案的利用频率和更新、更正频率更快,保管方面的人工费用支出也不容忽视。据介绍,在档案材料的增减、收录、更正等方面,为了重新归档、准确装订,乃至为存档者和有关部门开具相关证明或提供有关档案材料,维持一定的人员数量和人工费用支出也不可避免。

□专家建议

发改委应公布存档费构成明细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王晶教授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档部门并非公益机构,他们提供了存档、调档等服务,收取管理费用是合理的。此事的焦点在于,发改委作为价格主管部门,应公布存档费的构成明细,使公众能够做到明白缴费。

王晶认为,作为安保费用中的一部分,其实在一些大城市,有些管理部门还需要租用场地来保管人事档案,包括其他安保费用和人工费用,在档案管理费用方面,确实存在着诸多刚性支出,有关部门恐怕很难对此提供无偿服务。

她分析,根据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要求,发改委作为价格主管部门,应公布每年存档收费的构成明细,使公众能够了解到收费标准的具体构成情况,以及收费是否合理,有无价格下降空间等细节。这样才能促使收费标准更加合理,也让公众能够做到真正清楚明白地缴费。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