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档多投”序号成为考生和院校配对参数

14.07.2014  09:04

   教育部“一档多投”网上录取管理系统研发课题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刘卫东:“一档多投”序号成为考生和院校配对参数

  东南快报7月14日讯 我省作为教育部确定的今年实施“一档多投”改革试点的唯一省份,在进行高招志愿“一档多投”试点中任重道远。昨日,东南快报记者专访教育部“一档多投”网上录取管理系统研发课题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刘卫东,对“一档多投”这一全新的模式进行了揭秘。

   揭秘:序号是参数,最对眼的院校和考生配对

  刘卫东说,艺术类本科“一档多投”招生录取的模式为:省教育考试院将符合投档条件的同一考生的电子档案同时投放到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招生院校按事先公布的专业录取规则,在所投放的考生电子档案中,对符合本校相关专业录取条件的所有考生进行预录取排序、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提出退档意见,并将排序名单和退档意见提交给省考试院审核;省考试院根据考生志愿顺序、考生专业预录取排序情况、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数量等,由计算机自动匹配确认考生录取结果。

  简单地说,可以解释为多对多的“对对碰”,可以理解为最对眼的院校和最对眼的考生配对“联姻”。在这种模式下,计算机产生的考生序号是很重要的配对参数。在院校方面,可以在录取规则下,将考试院投档过去的最愿意录取的考生排队,列出序号。在考生方面,考生则可以将自己最想报考的专业和院校也进行排队,列出序号。最后由计算机自动配对。假设院校的招生计划有3个,则将前三配对好序号的考生录取,3个计划录取完毕后,对于第四个序号后的考生则不再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