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 新征程 新愿景

28.07.2014  11:41

  

  

  

福平高铁建设全面铺开,图为大练岛附近海域正在加快栈桥建设。蔡起辉 摄

  

  

  

吉钓港区正在加快建设,2#、3#泊位已基本建成。念望舒 摄

  

  

  金井湾组团正加快建设金井湾组团正加快建设,图为正在建设的协和医院图为正在建设的协和医院。念望舒 摄  

   背景·缘由·脉络

  盛夏平潭,热潮涌动。在平潭开发建设转型阶段,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意见》,为平潭今后几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从一开始,平潭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台实验区,被国家赋予了重任,也被历史赋予了使命。党中央、国务院对平潭开放开发高度重视,对实验区发挥在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福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福建加快发展,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高度重视平潭这一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实验区考察。《意见》出台前一周,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更是专程到平潭调研,提出要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打造两岸交流合作的重大平台。

  省委、省政府把平潭开放开发作为贯彻中央对台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和海西建设的战略突破口,举全省之力超常规推进。第一时间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实验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今年4月18日,省委省政府在平潭召开现场办公会,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亲临平潭,省直各部门和中央驻闽机构负责人集中莅会,阵容庞大,前所未有,这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开放开发平潭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减。

  实际上,在这次现场办公会前,省委省政府就按照中央的要求,对平潭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长时间的调研。省委常委会多次进行专题研究,省政府更是专门研究了如何支持平潭开放开发的政策措施。《意见》的起草过程,亦是在长时间研究的基础上,吸取各部门、各方面建议意见,多次易稿,精心打磨。

  “平潭处在开发建设的转型阶段”成为省委省政府和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共识。几年来,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新兴城市框架初步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及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开放开发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已经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务院批复的《总规》确定2015年的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7月16日,平潭正式封关运作,标志着《总规》赋予平潭7方面28条优惠政策全部落地,平潭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区域最大、政策最优的特殊监管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政策体系的形成,使平潭具备产业项目落地和开放开发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的发展始终得到台湾民众的关心支持。从最初的质疑、观望到如今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平潭对台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由两岸知名人士组成的平潭开放开发顾问团作用进一步发挥,连续举办三届共同家园论坛,台湾台中、新竹等县市与平潭探讨区域合作,台湾重要团组700多批次、超过1万人次到平潭考察洽谈。台湾相关党派、社团、民间机构等知名人士在平潭考察后,无不感慨于平潭的变化,高度认同平潭构建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美好愿景。

  从质疑到认可,台湾民众参与平潭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当前已吸引台胞1000名以上到平潭创业就业,台商企业落地近260家,在平潭购房的台商超过200个,在平潭上学的台胞子女也有几百人。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平潭呼唤新思路、新举措、新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意见》的出台为平潭转型发展指明了道路,也赋予了平潭更高的历史使命。

   意义·效应·影响

  两岸对接,兹事体大。为推进平潭开放开发,加快构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共创未来的新特区、新家园,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对于加快平潭开发建设,乃至对于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推动两岸深度融合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转型发展中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明确了发展方向。两岸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提供了难得机遇。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平潭已具备对接两岸的基础条件,“对台特区”的特殊效应持续显现。恰逢平潭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头,《意见》重磅出台,为实验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极大地增强了各界对于平潭持续快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这是一个风向标,也是一份晴雨表。《意见》的出台,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全省上下推进平潭开放开发的决心坚定不移,举全省之力支持平潭开放开发的态度坚定不移,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共同家园的目标坚定不移。《意见》的出台,对平潭开放开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必将进一步发挥平潭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全方位拓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谱写“平潭速度”、“平潭模式”、“平潭特色”的新篇章,强力打造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全面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为平潭开放开发注入强劲动力。省里历来重视平潭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的决定》,明确实验区法律地位;省政府下放52项审批事项和44项行政职权。在前些年给予支持的基础上,《意见》中一系列支持平潭开放开发的重大举措,进一步为平潭鼓励、助力、加油,注入新的动力。《意见》“干货”多、亮点多、支持力度大,从优惠政策投放、体制机制创新、项目资金支撑等各方面进行特殊倾斜。这是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平潭开放开发的结果,也是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推进平潭开发建设的结果,展现了省委省政府推进平潭开放开发的坚强决心和战略智慧,必将成为平潭建设两岸共同家园的创新之基、动力之源。

   目标·任务·使命

  流金七月,利好连连。平潭正式实施封关运作,踏上新的征程。《意见》对平潭今后5年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和原则。《意见》要求,力争今后5年GDP年均增长20%左右,实现重点区域城市功能基本完备,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生态宜居环境基本形成,在对台合作中作用更加凸显,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加完善,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加快构建两岸融合发展的综合实验区。

  不可否认,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平潭作为一座离岛,长期以来基础条件较差,发展较落后,历史欠账较多,虽然经过这几年快速发展,但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和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过去几年,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歌猛进,平潭面貌、条件和环境得到极大改观。面对新形势,实验区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将投资方式转向了以社会、市场、民间投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集聚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平潭开发建设。

  《意见》从深化对台交流合作,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着力提升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平潭发展的主要任务。

  时代赋予平潭的使命艰巨而光荣。平潭义无反顾,全力攻坚:深化对台交流合作,推动实现与台湾投资、贸易、人员往来便利化,让两岸产业高度对接,社会深度融合,建设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让平潭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产业发展的促进体系,积极发展节水、节地、低碳、环保、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投融资体制机制及构建集聚人才的良好机制,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大重点区域开发力度、建设生态示范城市、着力提升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坚持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加快事关群众利益的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开放开发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今后一个时期,平潭开放开发要进一步突出对台特色,深化对台交流合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新活力;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平潭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自由港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

  结合平潭的实际需求、规划和重点,《意见》提出了平潭开放开发中要坚持的5项原则。即:立足对台,全方位开放;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产业为先,循序渐进;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政府引导,市场主体。

  起步初期,平潭是一张白纸,一座荒岛。开疆拓土阶段,一切都在创新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经过4年多的努力和发展,平潭已初步具备开放开发条件,进入了一个全面完善、全面规范、全面提升的发展新阶段。一个“升级版”的实验区呼之欲出。

  在新形势下,平潭正在以对台深度交流合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坚持产业优先、民生为本,走出一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建设体制先进、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多元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努力构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幸福宜居岛,打造两岸同胞共同家园。

   计划·举措·行动

  站在新的起点,实验区顺应转型时期的要求,理清思路,着力推动三个转变: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全面建设向产业培育、重点区域开发转变,从资金投入和政府投资向多元化投资和体制机制创新转变,从相对粗放管理向比较规范管理、有序开发转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提出全力实施“六大行动计划”,从对台交流、产业培育、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六大方面,深入实施《总规》,认真贯彻《意见》,探索建设体制先进、产业优先、民生为本、环境优美的幸福宜居岛,打造两岸同胞共同家园。

  ——对台交流合作行动计划。因台而设,因台而特。目前,平潭已经开通台中、台北两条航线,“海峡号”、“丽娜轮”作为“海上使者”往来海峡两岸,到台中2.5小时,到台北3小时,真正实现了与台湾的无缝对接。在建的台湾创业园,毗邻如意湖,有着最美的风景和最优的对台政策,将成为台湾文创、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孵化器”,得到了台胞的积极响应,目前,实验区与台湾青创总会、创新育成联盟等团体达成合作意向,今年计划引进20个创业项目。

  此外,各种台湾元素不断融于平潭。康德台湾夜市开街,在岚就能品尝到台湾夜市知名小吃;平潭·台湾商品免税市场开门纳客,各种琳琅满目的台湾商品汇集平潭;首届(平潭—台中)跨海峡马拉松交流大赛、两岸星光马拉松、两岸情侣马拉松邀请赛、两岸(平潭)跆拳道交流赛等赛事在岚举办……两岸经贸文体交流越来越频繁,两岸民众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

  在接下来的5年,平潭将建设两岸经贸合作六大承载平台;打造两岸共同家园五大产业支撑;打造主通道,推进台“六海一空”;增加台湾元素,推动两岸社会融合发展。到2018年,提前2年实现总规确定的基本建成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共同家园的目标。

  ——产业培育行动计划。以高新技术、现代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海洋等产业为重点,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要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努力形成“引进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产业项目滚动发展格局。

  7月,作为华南地区的运营总部,台达集团正式决定入驻平潭,为岚岛注入工业自动化、动力、智能绿生活;作为最早入驻平潭的台湾宸鸿科技已投产,9月将实现量产;此外,还有冠捷电子、神州租车、兴业证券资产投资等一批知名企业落地,4年多新增台资企业235家。

  此后5年,拟安排计划投资十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7个,总投资2111.95亿元;拟安排五大产值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项目109个,预计达产总产值达4778亿元。

  ——体制机制创新行动计划。以开发运营模式创新为抓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开放型“小政府”,力争经过5年的努力,形成“机制先进、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多元”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体制机制框架。

  4年来,实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亮点频现:在全省率先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试点以来已颁发证照4200多本;对内资企业实施“三证一章合一”登记制度,对外资企业实施“四证一章合一”登记制度,首创手机预审平台,实行“一站式”服务;组建土地收储中心、国有资产投资集团公司、交通投资集团公司、土地开发总公司,实现国有化资产企业化运作;“区县整合”改革有序推进,并成立金井湾、岚城、澳前等三个片区开发管理局。

  此后5年,实验区将围绕做大做强区属开发公司,推进平潭治理体系现代化,调整完善行政机构,打造高效规范的国际营商环境,夯实法治基础,打造全国人才特区,推进城乡公交、户籍、住房、就业、保障一体化,不断探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举措。

  ——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4年来,平潭开发建设全面铺开,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基本具备开放开发和对接两岸条件,一个焕然一新的新平潭、新特区、新家园呈现在世人眼前。

  “双桥飞架西东,天堑变通途”。通车不久的海峡大桥复桥与海峡大桥同属渔平高速公路延伸线,进出平潭岛双向通行格局正式形成。与此同时,作为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福州至平潭公铁大桥建设进度加快,它的建成将把平潭带入高铁时代,届时平潭至福州铁路车程仅30分钟,将使平潭纳入省会“半小时生活圈”。此外,告别“孤岛”时代的平潭,“一环两纵两横”等城市主干道基本形成,水、电、港口、码头等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的短板逐步补齐。

  未来5年,实验区将重点构建五大体系:以公铁大桥、岛内路网、对台码头等为重点的交通体系;以应急调水二期、雨洪利用、闽江北水南调(平潭引水)、海水淡化等为重点的水资源体系;以建设7座110千伏、2座220千伏输变电站和LNG项目为重点的能源保障体系;以金井湾、岚城、坛南湾、澳前污水处理厂等为重点的污水处理体系;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三网融合”等为重点的信息通讯体系。

  ——民生改善行动计划。实验区全面实施创业就业、教育提升、医疗健康、社会保障、文化繁荣、便民利民、安居等七大民生改善工程,确保广大群众和来岚创业定居的台湾同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近日,中原安置小区正式破土动工,这个建于高铁站附近的小区,一期将提供住房1420套用于征迁户的安置。与此同时,紧跟征迁步伐,澳前、竹园、岚城、流水、金井湾等安置小区也在抓紧建设中。

  在医疗方面,澳前镇龙南农村卫生服务站今年已投入使用,承担龙南地区2万多人以及近5万流动人口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每个乡镇均有1个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建制村均有1个卫生所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实验区将围绕构建宜居宜业环境,重点实施就业创业工程、教育提升工程、医疗提升工程、社会保障工程、文体工程等五大工程,基本形成与人民群众需求、与实验区开放开发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环境完善行动计划。实验区将全面加强海岛生态建设,严格保护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构建保障有力、功能完备的沿海绿色屏障和生态安全保护体系,形成绿屏绕湾的生态环境,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目标。

  环岛路上,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这条生态走廊令人留恋,更让人陶醉。4年多来,平潭累计完成植树造林5000万株,森林覆盖率从29%提高到35.9%。2013年,全区共完成造林绿化(含林风修复)总面积16907亩,占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15000亩的112.7%;完成造林绿化总株树1504万株,占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1000万株的150.4%,也超额完成区管委会下达目标任务1500万株。2014年,省政府下达造林绿化总面积为1.96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

  下一步,实验区将借鉴新加坡、天津等地经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城。今后5年每年植树1500万株以上,力争到2018年,森林覆盖率达45%。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
我市发布28条措施
  昨日,中国(福建)东盟合作论坛在福州举办。政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8月2日,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政府
2023“中国—东盟周”明日在榕开幕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