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福建政府网2017.8.21:因地制宜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因地制宜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
日期:[ 2017年08月21日星期一 ]-- 求是 --版次:[ 09 ]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有研究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是残病率最高的人群,他们的平均余寿虽然约为19年,但是有50%左右的时间基本处于患病或失能的状态。与其他年龄群体相比,60岁以上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服务具有更加强烈的需求。然而,传统的养老机构除了提供一般的生活照料服务外,几乎无法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我国养老机构迫切需要面向市场加快推行“医养结合”,从而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医养结合”并非简单的“医疗+养老”,它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心理、文化娱乐等服务需求,而且突出强调了老年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和护理、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服务的提供。它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的医疗保健和康复等服务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能够减轻老年人家庭及其子女的生活照料和身心护理等负担,是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实现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国家鼓励并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政策背景下,福建今年初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50%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比例逐步提升。上述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积极整合地方养老和医疗卫生资源,而且需要养老机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机构实际探索并实施适切的“医养结合”模式。笔者通过考察省内外一些养老机构的实践情况,归纳出以下四种具有较强普适性的“医养结合”模式。
第一,医养协作模式。医养协作模式是指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结为定点对口服务单位,由医疗机构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形式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和卫生保健等服务。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整合和运用城乡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缓解医疗机构就医紧张、资源浪费等问题,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养护、医疗服务等问题,有助于促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互利与双赢。
第二,外包委托模式。外包委托模式是指养老机构将其医疗护理服务外包委托给具有较强医疗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来负责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尚不具备设置医疗机构条件或医疗服务能力较弱的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将自身不擅于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外包委托给专业的医疗机构,不仅可以充分依托医疗机构先进的医疗卫生资源,为老年人提供较为优质和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而且可以使自己更加专注于其他养老服务的提供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第三,养内设医模式。养内设医模式是指养老机构根据服务人数、场所规模等情况,配套设置医务室、卫生所(室)、护理站、门诊部等医疗设施或部门。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在养老机构内部设置相应的医疗设施或部门并配备一定的医护人员,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较高水平的护理型养老服务。相对而言,该模式比较容易实施,许多养老机构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来完善内部机构设置,提升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内设的医疗设施或部门服务能力相对有限,并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机构也可结合实施“医养协作”或“外包委托”模式,通过引入专业化的医疗服务资源来提升机构的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四,医养一体模式。医养一体模式是指养老机构将自身打造成一个集医疗养老护理等为一体、具备整合产品和服务功能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和全方位综合服务的机构。具体说来,该模式主要通过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康复医院、护理院、老年病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方式来实现专业化、高水平的“医养结合”。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模式的实施需要雄厚的建设资金、充足的医疗资源和优质的医疗服务等作为后盾。因此,它比较适合一些规模较大的新建民营养老机构。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既需要养老机构因地制宜地推行“医养结合”,更需要各级政府实施一些“医养结合”的保障性措施。
首先,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撑与辐射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的重要保障。它一方面要依托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平台加强对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的动态管理,积极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指导、预约上门服务等基本公共医疗
卫生服务;另一方面要结合分级诊疗制度,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此外,为切实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养老机构的支撑与辐射作用,各级政府还应当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不仅要强化其与养老机构密切合作的意识,而且要通过加强老年医疗信息化建设、改进老年医疗设施设备、完善老年医疗服务队伍等,不断提升其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各级政府应该全面加强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岗前教育、岗中培养、继续教育的培养体系,加大对养老机构专业医生、执业护士、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应倡导和支持高、中等职业卫生类学校和技工院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快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中专院校护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在岗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人才培训培养服务的购买,以经费补贴、物质奖励、政策优待等多种方式建立并不断完善“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培训培养成果的购买机制。
再次,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偿机制。目前,我省养老机构所配备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大部分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大多数老年人需要为此支付高昂的费用;此外,即使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医疗服务,由于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设施或部门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行列,老年人无法通过便捷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获得相应的医疗费用补偿。因此,为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我省应该不断扩大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逐渐将一些普遍性强的老年医疗服务纳入医疗保障范畴;适当放宽老年医疗机构的资质条件,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基础上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更多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部门;加快医疗保险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并不断完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制度,为养老机构践行“医养结合”提供技术与制度支持。
最后,探索建立长期护理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老年人尚需为自己享受的养老和医疗护理服务自筹经费。2016年6月我国已在15个城市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福建各城市可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立足地方实情学习境内外的先进经验,未雨绸缪地构思和创设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框架,力求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将其付诸实施。(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