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实施“八项工程”补齐养老事业短板

22.08.2017  10:53

  近日,厦门市委召开十二届五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实施“八项工程”补齐养老事业短板。

  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出台了《厦门养老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医养护结合稳步推进,养老信息化步伐加快,养老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养老床位数10951张,每千名养老床位由2012年的25‰提高到33.85‰,达到33.85张,超过30‰的国家标准。厦门市先后被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确定为首批“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城市”、“ 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城市”、“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

  为积极应对全市人口老龄化,加快补齐养老事业发展短板,为老年人基本生活提供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厦门市主动查找养老事业发展补短板,主要还存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不够,医养结合服务居家社区养老项目不够全面,医养结合的高端养老产业起步晚,养老护理人才紧缺等问题。厦门市按照保基本、托底线、补短板、调结构、惠老年的要求,实施“八项工程”补齐养老事业短板。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程。统筹设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加快农村幸福院建设。到2020年,全面建成全市38个街(镇)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366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51个农村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康复护理以及近家集中养老服务。培育和壮大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评估和日常监管,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和服务功能多样化。

  机构养老服务工程。加强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全面建设,切实发挥政府托底作用。积极推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医养护结合的高端养老产业发展,落实医疗康复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配套建设医疗、保健、康复等设施,发展健康养老、生态养老、旅居养老等高端养老模式,增加有效供给能力,促进高端养老项目生成落地。

  兜底保障工程。到2020年,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按最低工资标准的42%确定。落实老年人补贴政策,政府补贴通过厦门市民养老卡发放给老年人。力争紧急救援(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居家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市老年人。

  医养结合工程。到2020年,100张床位以上规模的养老机构均要内设医疗机构,所有养老机构都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95%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老年人提供康复服务。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5%。全市医养护结合机构占全部养老机构的比例达到95%。

  精神关爱工程。到2020年,实现全市90%的镇(街)、70%的村(居)建立老年学校(学习中心),100%的镇(街)、村(居)建立远程老年教育学习网点,参与学习的老年人规模超过8万人。全市老年类报刊品种达到1报1刊。积极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统筹康乐家园创建工作,力争参与体育运动的老年人口占所有老年人口比例不低于75%。高水平办好老年春晚,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智慧养老工程。建立全市统一的老年人基本信息库,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发展“互联网+养老”,推广使用12349养老服务专用号,不断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到2020年,培育3家智慧养老示范企业,建设15个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创建2个具有区域特色、产业联动的智慧养老示范基地,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新型养老方式。在全市推动建设一批智慧养老工程,促进现有医疗、健康、养老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

  养老产业培育工程。开发老年用品产业,发展养老关联产业,引导养老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效益显著的养老产业集群。建设养老产业孵化中心,培育2-5个规模较大的养老服务集团和连锁服务机构。高质量办好老年产品博览会。

  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工程。到2020年,厦门医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院校养老护理专业及方向的在校生不少于3千人。全市每万名老年人拥有经营管理人员不少于5人、养老护理人员不少于30人。完善养老护理员晋级渠道,逐步建立与职业技能相挂钩的薪酬和奖励制度。

三明召开全市养老工作会议
  近日,三明市召开全市养老工作会议,民政厅
宁德市2017年养老工作在福鼎顺利召开
                      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