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2014至2015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看点

04.07.2014  19:20

新华网福州7月4日电(记者 罗沙 王博闻 付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4日从福建福州起航奔赴西北太平洋开展科考任务。据航次现场指挥部介绍,与“蛟龙”号往年航次相比,本航次承担任务多样,潜水器携带新设备多,看点颇丰。

开展科考同时培养人才

据航次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蛟龙”号本次在西太平洋的作业海域位于麦哲伦海山区中部的采薇海山富钴结壳勘探区。潜水器将进行海上资源勘查、生物多样性勘查和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履行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富钴结壳勘探合同义务。

深海大型装备从研发到真正投入业务化运行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对人员的培训必不可少。‘蛟龙’号往年的海试以研发人员为主参加,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则以具体负责操作和维护的人员为主。”刘峰表示,要通过试验性应用航次进一步培训人员,完善潜水器作业规程,让作业人员和维护人员进一步积累经验,承担起今后业务化运行的任务。

刘峰介绍说,国家海洋局2013年新招的六名潜航员学员本次也将参加航次任务,其中包括两名女潜航员学员。但由于他们还未完成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本航次中不会随潜水器下潜。

小型缆控机器人“龙珠”首次亮相

据介绍,本航次中,许多与“蛟龙”号配套的新设备和作业工具都将亮相。包括国产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小型缆控机器人“龙珠”、新的海底取样设备等。

由‘蛟龙’号携带的小型缆控机器人‘龙珠’将首次亮相,它由‘蛟龙’号带到海底释放,由潜航员操作,实现对潜水器的海底拍摄、在海底特殊狭窄环境中开展作业等。”刘峰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