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审计厅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20.05.2014  18:39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根据《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我厅实际,制定福建省审计厅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一、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先行区”建设服务。 
      二、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把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全面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 
      三、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不断增强审计工作的主动性、宏观性、建设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把审计工作更好地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整合审计资源,集力量,每年重点选择事关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的事项开展审计或审计调查。 
      ——继续坚持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 
      ——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 
      ——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四、探索创新审计方式。在深入总结审计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我省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 
      ——坚持多种审计类型的有效结合。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对下财政决算审计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审计等相结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同时,坚持揭露问题与促进整改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其他部门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结合,协调各种资源和要素,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的效果和影响力。 
      ——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重点投资项目、环境保护事项、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努力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审计项目招投标和合同制管理方式,加强系统内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整体效能。 
      五、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夯实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推进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 
      ——推进法治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数字化为基础,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总结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 
      ——推进理论建设。进一步加强应用理论研究,为审计实践服务。 
      ——推进文化建设。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 
      六、财政审计。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审计思路,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省级财政管理审计,围绕省级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注重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重点关注省级财政支出方向,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推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完善财政管理,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在继续做好对一级预算单位审计的基础上,加大对所属单位延伸审计的力度,促进预算单位管理不断规范,所属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明显减少;同时,逐步将高校纳入预算执行审计的范围,对其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注重把部门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推动建立部门预算项目库,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预算定额、支出标准和开支渠道,促进部门预算管理更加规范,推进部门预算公开,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水平。 
      ——省对下转移支付审计,注重从完善省级转移支付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和揭示问题,促进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 
      ——税收征管审计,注重揭露地方税收部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提高征管质量,推动税收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 
      ——省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以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更加规范和科学为重点,积极探索审计的方式方法,促进完善国有资本预算管理制度。 
      ——省对下财政决算审计,以预算执行及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为重点,同时关注地方政府负债情况,防范财政风险,促进规范地方财政管理。 
      ——政府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投资项目管理,关注对国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和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审计,查处重大违法违规、严重损失浪费,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违规招投标、征地拆迁补偿违规行为等问题,促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投资效果。 
      ——农业资金审计,在总体把握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审计新农村建设重点资金、重点项目,检查支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依法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保障审计,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基金审计,推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促进有关部门管好用好社保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增值;加大救灾救济款物审计力度,注重从制度、机制和管理上揭示问题,促进完善灾害救助制度和机制;强化住房保障资金审计,促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落实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组织市县区审计机关对资金、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和效果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保障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专项资金审计,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相关领域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重点揭露挤占挪用、滞留截留、损失浪费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揭示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的突出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和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七、金融审计。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金融机构的审计,重点揭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大案要案线索,揭示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风险,从政策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规范管理,提高竞争能力。 
      ——实现对地方银行等金融行业的经常性审计,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及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在国家金融监督体系中的作用。 
      八、企业审计。以维护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质量、责任、绩效”,按照“把握总体、揭露隐患、服务发展”的审计思路,监督国有资产安全,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检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重点关注企业的损益状况、资产质量、债务状况,揭露和查处弄虚作假、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维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 
      ——检查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绩效状况,重点关注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产出的成本、价格、业务量等主要因素,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主业集中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关键因素,涉及企业的国有资产安全、国有资本金预算问题,促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检查企业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耗。 
      九、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推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为目标,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不断提高审计质量,为相关部门评价和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做好即将出台《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好对各级审计机关和相关部门干部的学习培训,抓好监督检查。 
      ——修订完善并且细化政府主要负责人、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领导人员、高校校长、乡镇党政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初步建立领导干部责任界定和评价标准体系。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做好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的规范化,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问责制、责任追究制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机制的建立健全。 
      十、资源环境审计。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对土地、矿产、森林、海洋等重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的审计,重点揭露和查处破坏浪费资源、国有资源收益流失、危害资源安全等重大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对水、固体废弃物、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审计,重点关注环保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和环保政策落实、环保目标实现情况,揭露和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完善环保政策措施的建议。 
      ——对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总体掌握和评价地方政府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的情况,关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建议,促进国家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耕地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 
      ——对国有企业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采取具体措施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重点了解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关注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意见及建议,促进企业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十一、涉外审计。以促进积极合理有效利用资金、履行国际责任为目标,着力整合涉外审计资源,继续加强对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公证审计质量,大力开展涉及环境、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等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绩效审计,促进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国外贷援款。 
      十二、审计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审计规章,制定和完善审计指南,规范审计行为,推进依法审计。 
      ——认真做好地方审计规章的修订工作。根据审计法实施条例和预算法的修订情况,立足于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我省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发展,加强与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法工委、省政府法制办等法制工作部门的沟通,配合做好工作,修订《福建省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试行办法》,根据工作需要出台有关审计工作急需的地方审计规章,以及内部审计规定。 
      ——做好立法协调工作。密切关注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的制定,做好审计法律法规与有关法规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对征求我厅意见的地方法规草案,及时反馈意见,为审计监督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制定完善审计指南。结合审计业务工作需要,在审计法实施条例和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出台后,组织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工作指南,修订经济责任审计指南。 
      ——完善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和必要的配套制度。根据审计法和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结合审计署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我厅以贯彻审计法和审计准则为主线,完善审计执法的制度体系,确保审计工作遵循法定的程序,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立足于审计规范化,制定完善相关的审计业务管理制度,将结合审计法实施条例、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和新修订国家审计准则的出台,组织开展审计调研工作,修改完善现有的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 
      ——组织开展新出台的与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培训。组织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做好审计法实施条例、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和新修订国家审计准则体系颁布后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审计法制业务骨干培训班,对全省市县区审计机关审计法制业务骨干进行培训,使我省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能较好的把握《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新修订国家审计准则的立法精神,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深入开展审计普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依法审计意识和能力。一是提高审计机关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坚持和完善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律讲座制度,进一步增强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二是继续完善审计人员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制度,使之长期化、制度化。以审计法规与审计业务结合为切入点,努力加强审计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审计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审计的能力。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审计普法宣传,增进全社会对审计监督的认识,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的核查。以适当方式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推动内部审计发展。针对企业、金融机构等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核查相关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执业准则情况,促使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十三、审计结果利用和审计宣传。加强审计信息分析,提升审计成果层次,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 
      ——加强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和开发利用,拓宽审计信息利用渠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开发提炼审计信息“精品”和“高端产品”,不断提高审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信息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信息公开,逐步实现审计事务公开。 
      ——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增强审计宣传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内部协调性。 
      十四、审计队伍建设。立足审计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才兼备,统筹抓好机关党的建设和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高素质审计人才队伍。 
      ——加强处级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并完善厅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有计划地组织处级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等进修培训,提高处级干部的理论修养。以配备“一把手”为重点,不断调整和优化各处室及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合理搭配。通过五年努力,培养一批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宏观意识,具备较好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的处级领导人才。 
      ——加强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审计工作发展需要,培养各种类型的审计人才,加强业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加快急需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步伐,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使其不同程度地成为查核问题能手、分析研究高手、计算机应用强手,推动审计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加强审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审计管理人才综合分析、统筹规划和科学管理能力,增强服务意识,使其成为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 
      ——健全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不断完善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力度。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公务员法,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工作。 
      ——不断改进和完善全员集中培训和举办特色讲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审计工作面临的新任务,以及审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组织集中整训,每年厅机关集中整训的时间不少于10天。并聘请专家学者适时举办形势教育、法制教育、廉政教育、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特色讲座,每年不少于三次,帮助审计干部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高度重视审计干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与应用。采取集中培训、举办讲座、巡回演示等方式推动计算机AO和OA软件知识的普及与应用。积极派员参加审计署组织的计算机中级培训和考试,五年内厅机关通过中级考试的人数达到20人。 
      ——采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恒地鼓励审计干部在职自学和参加审计职称考试,不断提高审计干部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五年内,审计干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资格人员达到85%,具有高级以上专业资格人员达到35%。45岁以下干部95%应争取达到大学本科以上文化水平。 
      ——加强对市县审计机关的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根据审计工作任务的要求及审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4—5期全省性的审计干部培训班,促进市县审计机关领导拓展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提高一线审计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切实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更加舒心祥和的环境,不断提高服务与管理水平。 
      ——加强审计机关党建和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及审计署的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作为审计机关的根本目标,把确保审计机关忠诚履行为人民服务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作为着眼点,把理论武装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把加强领导班子和县处级以上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作为着力点,坚持以班子带基层、领导带党员,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积极实施创建项目、品牌带动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及全省审计机关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党建带三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创出特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依法、求实、严格、奋进、奉献”的审计精神。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海西建设中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制定并认真执行厅党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办法,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和其他各项反腐倡廉规定,进一步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强化对审计权力行使全过程的监督和对领导干部的廉政监督。 
      十五、提高审计工作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建设、完善、推广审计管理系统、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建设福建省审计网络中心、数据中心,扩展网络应用,保障信息安全,完善审计法规库建设,基本形成服务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全面完成金审工程二期建设任务,初步建成福建省审计信息系统,为三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网络互联基础设施,丰富网络应用。改造审计内网,进一步完善我省审计专网,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建成福建省审计网络中心,成为福建省电子政务网络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省厅机关与派出机构、地市县审计系统之间的审计专网的正常运行,形成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主要通道;完善技术措施,加强管理,搞好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共享;办好福建省审计厅因特网站和政务网站,使其成为信息公开、与公众沟通、展示审计成果的重要渠道。 
      ——全面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按照福建省发改委批准的金审工程二期初步设计,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系统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尝试建设联网审计系统;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业务中的应用,至2012年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的审计项目要达到年度计划项目的80%以上,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成为审计人员普遍掌握的审计工具;全面推广应用审计管理系统,以数字化为基础,改进审计计划管理,有效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审计业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审计业务的全面质量控制,提高信息的综合性和时效性,2010年前厅机关和派出处基本实现业务流程无纸化;积极探索联网审计,逐步实现与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探索联网的审计模式;探索信息系统审计,逐步加大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力度,关注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维护被审计单位和信息安全。 
      ——加强审计数据资源建设。至2010年,建成具有数据存储、处理和交换等功能的国家审计数据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并投入使用,建立必要的数据备份机制、应急恢复机制;落实审计署制定的审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完成审计管理和审计业务的数据规划,建立信息资源收集渠道,为审计工作需要提供数据支持;继续充实完善审计公文、被审计单位情况、审计专家经验、审计法规、网上培训课件等数据库。 
      ——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化标准规范。落实以审计署的审计信息化方面的标准、审计准则、审计指南为主要框架的规范体系,推进审计信息系统有序建设、有效运行和规范管理;积极配合福建省政府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完善审计信息化建设规范和管理规范;进一步总结和推广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建立各专业审计领域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积极研究探索福建省特色的审计抽样、内控测评、风险评估等审计方法的信息化实现技术和方式。 
      十六、加强审计科研工作。以服务审计实践、推动审计工作创新、促进我省审计事业发展为审计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审计实务研究,总结审计工作的经验,研究审计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改进和深化绩效审计、涉外审计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研究。重点研究绩效审计的项目类型、工作目标、组织方式、技术方法、审计成果及其利用。研究国家关键指标体系及其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研究审计在促进完善行政问责制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方面的作用及途径。 
      ——强化涉外审计研究。随着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我省利用外资方式,以及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与合作、开展国际化经营方面将不断创新。审计机关强化涉外审计,关注涉外经济安全,是全球一体化趋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也是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强化涉外审计研究,进一步探讨如何拓宽涉外审计领域,维护涉外经济安全,保证审计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等新课题。 
      ——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研究。根据不同审计业务的特点,开发适合不同审计业务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研究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和涉外审计等计算机审计技术方法。同时关注联网审计技术方法研究,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单位特点的联网审计技术方法。 
      十七、整合审计资源,做好实现科学管理的各项工作。 
      ——着力构建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项目审理既相分离又相制约的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提升审计计划管理的水平。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强社会需求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有效整合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计划的科学性。搞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实行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 
      ——加强审计信访举报工作,积极发挥信访举报在服务审计一线和实施审计项目中的作用。 
      ——加强审计学会和内部审计协会建设,规范社团管理。充分发挥审计学会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通过内部审计协会强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实现转型与发展。 
      ——建立审计工作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实行审计业务经费零基预算,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节约利用资源,降低机关运行成本。2012年基本建立起本厅审计工作绩效评估制度。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推进预算公开。完善审计机关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切实推进财务公开,在机关内部公开部门预算、决算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公开审计我厅预算及预算执行情况。 
      ——进一步深化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机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创建平安机关。
十八、加强调查研究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加强对下审计工作的指导。 
      ——加强厅机关各处室与县(市、区)审计机关的联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工作的新鲜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搞好分类指导。 
      ——组织并推动全省审计机关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工作,促进提高审计业务水平。 
      ——加强审计业务指导,及时总结研究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广新经验;每年根据当前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研究提出审计工作指导意见。 
      ——加强对地方审计队伍建设、机关党的建设、廉政建设情况的调研,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从政策制度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
我市发布28条措施
  昨日,中国(福建)东盟合作论坛在福州举办。政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
8月2日,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政府
2023“中国—东盟周”明日在榕开幕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