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12.4: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04.12.2017  18:41

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童昕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大好机遇。在近几年向新型应用技术大学转变中,福建工程学院紧跟国家和福建省重大发展战略,以产业变革为导向,逐步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全面互动的良性机制,构建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教融合体系,以产业变革为导向,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走出一条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转型提升道路。

              构建融入产业链的专业集群

              瞄准行业需求,构建对接产业链的专业集群。紧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相关产业链,瞄准区域急需,开展前瞻布局,构建以服务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建筑行业为重点的建筑类、装备制造类等专业集群。

              服务社会需求,推进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调整。以加强工学等应用型专业为重点,优先设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推进机械装备高端化、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需要的相关专业。与省里行业主管部门合办专业,通过共建研究院、培训基地等形式,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国家与省重大战略建设需要,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相关专业。

              服务产业变革,推动学科专业现代化建设与集成化服务。围绕福建省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开展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成果转化,制订学校“服务福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学校相关专业增强服务产业能力,建成服务区域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应用型专业。

              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以服务区域创新驱动为导向,确定重点领域形成多学科交叉、多团队协同的科研组织模式,集聚资源开展重大研究任务。成立“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技术省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的基础研究以及在交通、电力、测绘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研究。

              紧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多领域技术集成服务中心。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实现课题项目来源于企业、研发过程实施于企业、技术成果运用于企业。联合企业申报省科技重大专项,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积极参与传统产业技术革新,参与打造地方升级版产业。

              着眼行业人才素养提升,面向社会提供专门化多领域教育培训。向企业开放共享数控机床动态测试平台、数控系统开发设计平台和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平台等学校先进的实验与研究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测试、咨询、培训服务。

              深化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反哺作用。鼓励教师加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重要领域的探索,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联合企业协同创新,实现科研成果既进企业又进课堂,既锻炼师资队伍又有力反哺教学。构建适应应用型大学发展需要的,以“千人计划”专家和长江学者领衔,由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担任兼职导师、专任教师组成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一是以专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需求的适应度为出发点,根据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变革、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抓好各本科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编制和落实。二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满足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三是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以项目驱动教学,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四是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以专业评估认证为抓手,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引入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学校认证与评估,通过各项评估,对接职业标准,改进和调整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制订专业建设标准,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专业、课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共同开展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不断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着眼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实施“双导师”制,在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课题实施、学位论文实践部分指导等。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意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设计创新创客育成中心、校外创业孵化基地等,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强力支持学科竞赛,倡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等,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系福建工程学院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