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部省份结束2014年高考 多地高考模式微调

08.06.2014  23:24

  6月8日下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进入最后一门英语。长沙第一中学考点前的大街旁坐满了陪考家长。中新社发 杨华峰 摄

  6月7日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上海金山公安分局特警队员持枪护考。中新社发 张浪 摄

  中新网6月8日电 综合报道,伴随着6月8日下午外语考试的交卷铃声,除个别省份有其他安排外,全国大部分省份结束2014年高考。在过去的两天里,高考成为网络讨论的第一话题,各地高考题目或褒或贬引发众议。而多个省份的高考模式微调,也为高考改革作出初步尝试。

  2014年,中国参加高考的报考考生人数为939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7万人。教育部日前对外公布了2014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98万人,其中本科363万人,高职(专科)335万人。

  众说纷纭的高考作文

  每年高考,最被广为讨论的就是各地的作文题目。一方面,语文是两天高考的第一科;另一方面,就如网友所说“也想讨论天文地理三角函数,可当年走出高考考场那一刻,就已经还给老师了。

  根据统计,今年高考作文流行“看风景”。其中,湖北卷的作文素材是“一群人上山看风景”;辽宁卷的作文素材是“祖孙两人坐在山上看风景”;而山东卷的作文素材是“透过窗口看风景”。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延续了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多是一个情境引出哲理,竭尽全力让考题变得“耐人寻味”。他最欣赏天津卷的高考作文题“卖菜老太装智慧芯片”。

  今年北京高考首次出现10分的“微写作”:给考生三个选择,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作答,字数不超过150字。这种新颖的形式,让网友联想到近年来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微写作,与当下网络流行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