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 提升城市竞争力
厦门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思路,有效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激发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这个过程中,自贸片区先行先试是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立足这块改革试验田,厦门不断攻坚克难,并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以重大改革的试验突破带动形成整体提升效应。同时,让良好的生态环境释放发展红利,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齐飞。
先行先试,释放改革红利
“现在,查询货物通关状态就像看快递物流一样方便,调柜时间、查验场地等信息一目了然。”厦门外代报关行工作人员小王每天都会通过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货物申报。从过去多个应用系统、多次录入、多个审批窗口,多次业务办理到如今的“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单一窗口”平台的应用让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
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由30多个部门共同建设和运营的口岸管理共享平台,目前已上线近70项应用系统,形成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贸易许可、港口物流、金融服务、对台贸易、政务服务、执法互助、公共查询等九大服务功能。
数据显示,“单一窗口”平台用户超6000家,间接服务企业2.6万多家,个人用户3.07万户。平台使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4个小时减至5~10分钟,船舶滞港时间由原来的36小时缩短为最快2.5小时,日均单证处理量27万票,成为国内参与部门最多、运行效果最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之一,也被商务部评定为首批8个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之一。
“这样一个平台,就是把各类申报和业务办理系统集成和整合在一起。”平台建设单位厦门自贸片区电子口岸有限公司书记刘少华介绍说。
以“单一窗口”为突破口,一系列改革创新实践快速铺开。依托该平台,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联合厦门海关与厦门市口岸办,推出“互联网+自主报关”改革,实现各类海关业务的全天候在线自助申报、自助预约、自助办理;通过“单一窗口”整合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三个业务板块,实现海关、检验检疫申报监管“一点接入,一点输出”一站式监管通关模式。同时,率先全国实现自然人手机APP自主报关,跨境电商合格产品6秒内快速验放。
像这样部门间联动,按要求不断寻求融合,借以释放改革红利的例子还有很多。海天集装箱码头的桥吊司机陈树林感触颇深:“以前,要在集装箱码头四五十米高的驾驶台上操作,现在在办公室就能远程操作,既减轻了工作强度和压力,也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变化源自于智慧物流平台的建设。通过创新应用与系统集成,整合码头、闸口、拖箱、堆场等港口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实现港口物流与口岸监管的深度融合与联动,以及港口智慧化生产作业,大幅提高港口全物流链的运行效率。仅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无纸化,每年可节约单证成本1000万元。该智慧物流平台成为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示范工程项目。
在改革创新的引领下,今年1—10月,厦门片区新增企业8940家、注册资本879亿元。其中,新增外资445家、注册资本235.8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00.7亿元,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近一半。片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的近三分之一,以占全市四十分之一面积创造了全市十分之一的GDP。
敢闯敢试,聚焦高质量发展
来自厦门自贸片区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对台先行先试、法治化环境、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片区累计推出361项政策措施,其中全国首创52项,复制推广全市263项。
承接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培育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厦门敢闯敢试,不断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推动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截至目前,201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占全部审批服务事项的97.8%,其中264个实现全流程网上审批,362个实现全城通办。
厦门市多规合一审批平台协调管理中心副主任、市政务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王秀荣介绍说,2014年3月,厦门市主要领导牵头统筹全市“多规合一”工作,把简政放权理念贯穿“多规合一”改革全过程,实现市级所有部门及各区共计236个单位审批、规划、监督信息共享,通过统一各类图纸坐标系与梳理各类规划差异矛盾形成的“一张蓝图”,覆盖全市城乡。
此外,厦门还不断创新,用诚信的“金钥匙”,开启发展之门。“以政务诚信为引领,全面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目前,厦门已经在政策法规、数据归集、平台建设、联合奖惩以及信用产品应用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厦门市发改委副主任林晓辉说。
开通了70多个部门政务内网“信用工作平台”和“信用厦门”网站,“信用厦门”网站总访问量超过1863万人次;在自贸区和政务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信用服务窗口,成为全国第二个实现信用和银行征信自助终端可同步查询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还特别注重坚持绿色发展之路,在改革创新和转换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五年来,厦门地区生产总值从3018亿元增加到4351亿元,但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9.63%,水耗下降20.44%。2017年,厦门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2%,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第四位。今年3月,《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7》揭晓,在全国150个城市中,厦门环境排名第六位。(记者 廖丽萍 潘抒捷)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