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会晤新闻中心闭馆顺利完成使命 媒体记者们合影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叶子申 雷妤 易福进)“来,一起合个影!”在厦门会晤新闻中心闭馆前,媒体记者们纷纷合影留念。
8000多平方米、3000多名中外记者,这是新闻中心所保障的场所和服务的对象;96小时、零投诉,这是新闻中心全体团队在此次保障厦门会晤中所交出的圆满答卷。
连日来,厦门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在这里见证了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与坚守,见证了志愿者们的热情与奉献,也见证了来自世界各地媒体军团的忙碌与敬业。
“厦门会晤新闻中心团队此次提供的服务保障,总体非常顺利,实现了‘零投诉’。”厦门会晤新闻中心主任于敦海说,不仅圆满地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场外的采访也是精彩纷呈。
昨晚8时,厦门会晤新闻中心顺利闭馆。这个助力中外记者将一篇篇报道发向全球的“记者之家”,顺利完成使命。“再见了,全球媒体朋友们!”是这一厦门史上最大的新闻中心的真情告白。
关键词:国际范
外国记者熟练用筷子
中国记者英文水平大涨
走进新闻中心,四面环绕着落地的玻璃窗,周围摆放着古色古香的闽南屏风,茶歇区飘散出淡淡的茶香,研磨咖啡豆的香气……一切的景致,都寓意着这不仅是一场盛大的国际会晤,还是一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8000多平方米的新闻中心内,文明正在进行交融和碰撞。
在这里,你会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有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帅哥、戴着头巾的阿拉伯美女和长得颇似“憨豆”的美国大叔……他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背景。各国记者各显神通,用自己国家的母语,播报着厦门会晤盛况。
这四天来,不少中国记者英文水平都大幅增长,从一开始羞于与外国记者交流,到后来敢与外国记者谈论厦门会晤的 热点话题;不少外国记者学会了普通话,懂得说“喜欢牛肉”,会说“很棒”。从素不相识,到见面说“Hello”,记者们在采访与“被采访”中认识,在毫无 硝烟的“新闻战”中结成了友谊。
新闻中心媒体就餐区内,可以看到外国记者熟练地使用筷子,品尝着厦门本地沙茶面;也可以看到中国的记者熟练使用刀叉,吃牛排、意大利面、焗土豆等西方美食。
“国际范”还体现在一些硬件配套上,所有标识牌都是中英双语,新闻中心大屏幕上的宣传片也有多语言版本。在外宣品处,书籍、音像制品、明信片都有多语种版本,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关键词:奉献
煮面阿姨7天没回家 泡茶姑娘3点就起床
“当好东道主,就是要奉献在岗位。”这是记者在采访服务厦门会晤的多位工作人员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而新闻中心的出色表现,离不开这样的无私奉献。
昨天,厦门会晤新闻中心闭馆,为新闻中心配套的餐饮区也随之停业。停业前,许多中外媒体记者都赶到这里,品尝最后一顿“金砖”美味。
“阿姨,来一碗沙茶面!”餐饮区,不时响起这样的声音。在该区负责沙茶面的赵阿姨,一边熟练下面、烫菜,一边感慨地说:“为了服务好厦门会晤,我和其他同事同吃同住,已经一个星期没回家了。”
和赵阿姨一样,无数服务厦门会晤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默默地奉献着自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学生郑定杰担任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为参加峰会外宾提供指引服务的志愿者。郑定杰说,“志愿服务期间,我的微信步数每天都是2万步以上。”但他丝毫没有怨言,他开心地告诉记 者,只要能为外国嘉宾提供优质服务,展示厦门的良好形象,就是最大的收获。
郑定杰是此次参与厦门会晤志愿者中,无数“95后”中的一个。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这批人往往都被贴上年轻、娇气、自我的标签。但参加厦门会晤志愿者的大学生们,用他们努力拼搏、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很好地撕掉了这层标签。
乐于奉献的,还有新闻中心茶歇区来自华祥苑的茶艺师们。她们中,许多都是年轻的“90后”姑娘。为了给中外媒 体展示中国茶文化,她们很早就开始训练。会晤期间,她们每天凌晨3点起床,6点到场,一直到晚上10点才离开。如果没有极强的恒心和奉献精神,怎么能坚持 下去?“作为参与者,我们都感到十分荣幸,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行动,为厦门会晤做贡献。”华祥苑总裁班主任何素萍说。
在新闻中心很忙碌 但我们见证了历史
随着厦门会晤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一线采访报道任务告一段落,我们持续了近一周的“记者跑金砖”栏目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很多人问我们,来自全球的这么多记者,都在厦门会晤新闻中心忙些啥?
大家可以描述的工作状态是:每天七点多,记者们赶赴厦门会晤新闻中心,开启一天的采访任务。采集素材、写稿件,新闻中心闭馆后,回到报社写稿至十一二点,到家已经深夜;第二天亦是如此。如此连轴转,其他媒体同仁,亦是如此。
有一件事,让厦门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蔡镇金不禁感叹,记者同仁们真是太拼了!原来,4日早上,他受邀参加一场重要采访活动,凌晨四点就出门了。到新闻中心时,天刚刚亮。但他发现,好多记者已经在新闻中心等候了。
早出晚归是媒体记者们的常态。4天来,记者同仁们经常调侃一句话:感觉身体快被掏空。时间紧、任务重,机会难得,记者同仁们无不想抓住每一个采访机会,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进行采访、连线报道。这也是厦门会晤新闻中心最常见的场景。
本报文字记者雷妤、叶子申,在新闻中心跑前跑后,每人日均出稿量超过5000字;本报摄影记者陈理杰每天背着30多斤的相机器材,负重步行一两万步。
虽然媒体就餐区有丰富的美食区,但每到就餐时间,记者们还是奋战在最前线,就餐时间也是尽可能缩短;虽然新闻中心内有茶歇区,但很多人选择将茶歇区作为专访区。大家在这偌大的场馆内寻找新闻故事,专访相关嘉宾和专家,传播会场里的好声音。
但走过设在走廊一侧的休息区,却常常有很多人。一批中外记者累得躺在椅上,有人甚至打起了呼噜。原因很简单,新闻中心里许多媒体在不间断地进行直播,趴在大厅休息,一不小心就在全球直播睡姿了,累坏了的记者只好到走廊里眯一会。
这是很多金砖一线记者的工作常态。和他们同样忙碌的,还有背后默默在支持的夜班编辑团队。面对这场厦门有史以来举办最高规格的国际盛会,很多媒体人忙碌着,也快乐着。因为大家共同见证了历史,一起书写了一份精彩。
(厦门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易福进 雷妤)
场外采访收官 记者收获满满
200多人次记者采访报道厦门,被贴心服务保障折服
厦门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卢士阳
昨天下午,随着最后一辆采访大巴回到新闻中心,为期4天的厦门会晤场外采访活动圆满落幕。从9月2日-9月5日,200多人次的厦门会晤注册记者集中走访了厦门岛内外30多处采访点,用全媒体方式全面报道精彩的厦门。
据悉,为做好厦门会晤记者采访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展示厦门改革开放成就,厦门市委宣传部精心组织策划了丰富多 彩的场外采访活动。来自人民日报社的记者石晶在厦门的采访行程安排得满满的,跟着厦门经济发展线采访后她感到收获很大:“场外采访设置很有必要,丰富了我 们这些参加大型会议记者的采访内容,也给我们提供了解厦门绝佳的角度和机会。”
场外采访活动分别围绕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城市建设、文创产业、绿色发展、特色社区乡村、鼓浪屿风情、文化民 俗和文明风采等主题展开,36个采访点集中展现了厦门在经济建设、改革创新、人文交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成果,并突出了与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合 作,让来自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外宣央媒记者大呼过瘾。中国国际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记者连续发回多条新闻,中国日报社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对鼓浪屿进 行了网络直播,在脸书等国外社交媒体上获得了10万+的点击率,对于厦门会晤扩大海外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加场外采访活动的记者都收到一套精美的《厦门采访手册》,手册中不仅有纸质版本,还贴心准备了一张具有厦门 特色的U盘,装载了介绍厦门的VR产品和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这是由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编辑的一套实用采访手册。中国经营报记者周丽对场外采访资料的准备非 常满意,她以电子版资料为基础,补充现场采访内容,当天上午采访完中午就发回有关采访点的报道。摆放在新闻中心的近千套《厦门采访手册》3天就被记者一领 而空,不少记者认为这套书内容翔实、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