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校友助力屠呦呦获诺奖

07.10.2015  22:35

  6日,有一则消息揭秘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位美国“伯乐”——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两位科学家路易斯·米勒和苏新专。厦大美洲校友会随即发布消息说,苏新专是厦大校友,是厦门人。
  厦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圣彩,以及在美国师从苏新专的学生、现在在厦大生科院任教的袁晶教授证实,苏新专不仅毕业于厦大,现在还是厦大“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每年都要回厦大讲课。
  资料显示,苏新专是厦大77级生物系寄生虫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在厦大读研并留校,1987年赴美读书。林圣彩形容苏新专是“高尚的人”,他作为厦大讲座教授,从未拿过一分钱。
  6日晚,在美国的苏新专通过越洋电话,介绍了屠呦呦获奖幕后故事。
  着手调查>>
  是谁发现了青蒿素
  事实上,在屠呦呦四年前获得拉斯克奖时,米勒和苏新专的作用已经被提及,当时的说法是,屠呦呦能获得拉斯克奖,成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和米勒和苏新专的大力推荐有直接关系。拉斯克奖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苏新专说,米勒和他是从2007年开始调查青蒿素的发现者。当时,他们到上海开会,会上,米勒问在场的人,青蒿素到底是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在场的人都不知道。苏新专说,这让米勒想到了奎宁的历史。奎宁是在青蒿素出现之前的一种抗疟药物。奎宁的应用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秘鲁印第安人之中,后来被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使用,然而印第安人从未被认定为奎宁的发现者。这也导致现在的专家说印第安人不可能有这样一项发现。米勒发誓在青蒿素的问题上,“不能让历史重演。
  米勒和苏新专随即展开调查。苏新专介绍,他们首先从网上寻找资料,其次,他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的疟疾临床研究工作比较熟悉,便联系了他。正是从李国桥那里,他们才第一次知道屠呦呦。
  苏新专回忆说,他打电话到屠呦呦所在的单位的传达室,传达室告诉他屠呦呦助手杨兰(音)的电话,通过杨,他们这才联系上了屠呦呦,从屠呦呦那里获得当年“523”计划的一些资料,后来又到北京见了一些“523”计划参与者。“523”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的“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的代号。苏新专说,我们是先知道青蒿素,才知道屠呦呦。大约在2010年的七月份,他们和屠呦呦第一次见面。
  翻译论文>>
  让国际科学界了解屠呦呦
  苏新专说,在2009年一次学术会议后,米勒和他吃中午饭时聊天,说起青蒿素确实很重要,应该去提个什么奖。苏新专当时跟米勒说,可以考虑提一下诺贝尔奖。他说,“可以。
  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米勒每年都从诺贝尔奖评委会收到推荐表格。 苏新专说,从2010年开始,米勒就开始向诺奖评委会推荐屠呦呦,又推荐了拉斯克奖,拉斯克奖很快就有回应,表示很感兴趣,马上有人过来了解情况。米勒和苏新专推荐了屠呦呦和李国桥。不过,2011年,只有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
  而在此之前,为了能让国际科学界了解屠呦呦,苏新专陆续翻译了屠呦呦的几乎所有论文。不过,让屠呦呦获得国际注目的是米勒和苏新专为配合拉斯克奖写的一篇文章,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发表在著名的《细胞》杂志上。米勒和苏新专写道:“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中药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是至关重要的——之前西方人都不怎么关注这个事件。苏新专介绍说,当时这篇文章是和拉斯克奖配合的,拉斯克奖是生物学界里很重要的奖项,《细胞》杂志的影响力非常大,连在一起就引起了关注。
  不过,虽然从2010年开始向诺奖评委会推荐,但是,诺奖迟迟没有消息。苏新专说,米勒便“年年推”。
  一位外国人为什么会对中国科学家获奖如此热心?苏新专说,米勒是100%的科学家,他连走路做梦都在想着疟疾,他认为,青蒿素的发现,实在是太重要了。米勒甚至还想为中国青蒿素拍部纪录片,苏新专说,忙了两年多,他们没找到愿意投资的人,此事被搁浅。
  厘清事实>>
  证明屠呦呦获奖实至名归
  屠呦呦获奖,在国内存在一定争议,即使是其支持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院长饶毅也曾表示,我们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不过,苏新专说,屠呦呦把相关材料给了他们,“可能是觉得我们没有利益关系”。
  苏新专说,他不知道屠呦呦手头掌握多少资料,但是,她提供给他们的,是可以把整件事连接起来。
  “523计划”始于1967年,当时屠呦呦并没有参与进来,苏新专说,屠呦呦提供了1971年在广东开会的会议记录的复印件,从中可以看出,那时研究一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屠呦呦后来加入进来,并在1972年南京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杀疟原虫。苏新专认为,是屠呦呦把青蒿带到项目里面来。
  苏新专认为,之所以是屠呦呦,还有一个重要理由: 当时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稳定,她就想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由用沸点78摄氏度的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35摄氏度的乙醚提取。所以,提取温度也是她第一个解决。此外,有证据显示,屠呦呦是第一个做临床试验的人;她参与了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她也是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的发明人。
  当然,苏新专也强调,不能否认其他人的贡献,这个项目“不是只有她做出了贡献,确实是一个团队的贡献”。
  其实,在屠呦呦获得拉克斯奖时,关于是否应该由她一人得奖,已经有争议了。苏新专曾对此做出解释是,在这方面,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有所不同。美国人不会把奖颁给一个具体做事的人,而会颁给告诉你做这件事的人。也许有其他人在屠呦呦的小组里做过实验,某种意义上他才是亲手做这件事情的人,但他是屠呦呦的手下,实验的想法是来自屠呦呦的。
  而诺奖只给个人,没办法提名一个集体的贡献,苏新专透露,推荐时,也考虑过有没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确实想不出有那么突出的。苏新专说,“如果选一个人做代表,那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