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在华车企反垄断调查:双重标准惯坏外企

07.08.2014  09:56

  服软

徐骏作(新华社发)

中国反垄断硬起来

本报记者 尹晓宇

国家发改委6日公布了在华车企的反垄断调查情况,克莱斯勒、奥迪存在垄断行为,对奔驰的调查也在展开。同时,发改委称已经完成了对日本12家企业垄断案的调查工作。

同日,国家工商总局组织北京、辽宁、福建、湖北等4省市工商执法人员对微软及其财务外包的埃森哲公司同时进行突击检查。

2013年以来,韩国三星、LG、高通等公司已经接受了反垄断调查。一些跨国集团凭借在全球市场的地位进行价格、市场等垄断,如今,这种无视市场秩序的行为在中国是混不下去了。

双重标准”骄纵成性

在对外开放初期,各地为了吸引外企投资提供了大量土地、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加上监管的法律不健全,养出了跨国集团“双重标准”的毛病。正如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所言:“这一次中国政府部门针对微软在华业务进行垄断调查看起来是孤立案件,但背景却是一些跨国公司养成了看人下菜的毛病。

比如汽车领域,北京奔驰“C级W204”车型,零整比系数高达1273%,意味着在中国更换这辆车所有配件的花费可购买12辆新车;华晨宝马“3系E90LCI”车型,系数高达661%;雷克萨斯、大众、奥迪等被调查车型“零整比”系数也超过400%。

又如微软,早在2013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就收到了企业举报微软公司存在对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相关信息没有完全公开造成的兼容性、搭售、文件验证等问题。

再如高通,2014年2月,国家发改委首次证实,正在对高通公司开展价格垄断调查。业界也传出了发改委确认高通在中国涉嫌滥用无线通讯垄断地位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