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调整 走好南平发展一盘棋

02.06.2014  19:37

  东南网6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辉)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南平市人民政府驻地由南平市延平区迁至建阳区。

  区划调整,不是简单的政府部门搬迁和人员去留,背后涉及的实质上是资源重新配置和利益格局调整,其成败关键在于能否促进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让整个闽北的城市、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让百姓受益。

  区域发展不平衡,即便在南平这样一个后发展地区,也是非常明显。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南平占了5个,其中松溪、政和长期在全省县域经济中位居后列;延平作为省老工业基地,辖区生产总值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则占全市四分之一。

  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平衡,因而发展路径是有差别的。南平市近年要求各地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成效比较明显。以政和来说,2012年宁武高速开通后,成为南平距港口最近的县,借力山海合作、引进机电产业、发展回归经济,2013年经济发展指数位次提升35位;邵武市作为原国家“小三线”工业基地,近来也依托生态资源及大武夷旅游发展势头,培育旅游产业。此外诸如武夷山市大力拓展延伸旅游产业链,光泽依托圣农打造中国生态食品城,都是发挥比较优势确定经济发展方向的例证。

  当前,南平市确定了食品加工、旅游养生、生物工程三个目标千亿产值的支柱产业。要实现这些目标,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能不提。

  去年9月,南平市提出开发建设延平新城,建设集闽北省际物流、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产业基地,进而实现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布局的目标。今后,随着京福高铁、南三龙铁路通车,建古高速和绕城高速建设以及福州至南平闽江干流货运复航,延平区发展后劲依然。

  建阳处于南平的中心地带,机械电子、生物化工、林产加工有一定基础,加上三条高速公路、三条铁路交会,可与下辖10个县市区形成1小时城市圈,在对接沿海城市和港口上形成2小时经济圈,是人流、物流、车流的必经地和集中地,具备承接周边产业转移和带动周边发展的条件。

  南平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如何在区域内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捏指成拳,是关键所在。坚持绿色发展走新路,就必须在打破行政藩篱,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一切要素自由流动方面有所突破和作为,为企业和各类经济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加快推动武夷新区发展无疑是重要举措。武夷新区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和建阳市部分区域,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涉及邵武市、光泽县的部分乡镇,具有统筹各区域资源的独特优势。依照“北旅南城”布局,武夷新区将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由北向南,形成生态保护圈、旅游产业圈、城市产业圈三个梯度发展层次。

  国务院的批复,体现中央、省里对南平市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只有借助此次契机,加强南平区域内各县市区的协调沟通,让各地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明确定位,发挥优势,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才能得之全盘、谋之长远,走好发展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