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医生用3D打印动脉瘤模型 对照着为老人做手术

28.08.2015  09:41

软性材料制作的动脉瘤模型可以模拟夹闭 电脑重建后的动脉瘤3D图像

电影《十二生肖》中,成龙利用3D打印技术神乎其神地窃取兽首的情节,让影迷们印象深刻。最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就将这种高科技用在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手术中,来精准完成高难度的脑部“拆弹”手术,这在全国还是首创。昨日,东南快报记者找到该院神经外科康德智教授揭秘,他们是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来进行脑部精准“拆弹”的。

颅内动脉瘤突然“爆炸”五旬依姆命悬一线

最近,泉州50多岁的李依姆(化名)突然感觉头疼,跟要爆炸了似地,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家人紧急将她送到了附一医院,经检查发现她脑部蛛网膜下腔出血。进一步做CTA检查显示:李依姆的颅内竟有4个大小不一的动脉瘤,瘤子直径从7-15毫米,最大的有花生米大小,小的比绿豆略小些。而正常的血管直径仅为2-3毫米。

附一医院常务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康德智教授说,脑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非常重要病因。脑动脉瘤并非大家平时所说的“肿瘤”,由于动脉血管弹力纤维层先天性缺乏,就好比一个轮胎只有外胎而没有内胎一样,在颅内强大血流的冲击下形成瘤样突起,血管壁极薄,因此随时会破裂。医学界把脑动脉瘤形容为随时能爆炸的“炸弹”。

很多病人发病前没有症状表现,几分钟前还看似很好,颅内动脉瘤一旦爆炸,顷刻间就会威胁生命。”康德智教授说,李依姆有一个动脉瘤已经破裂,更致命的是她颅内最大的那个动脉瘤就紧贴脑干——生命中枢,一旦破裂,可能抢救都来不及。为此,医生需要紧急进行“拆弹”手术。

随后,根据李依姆颅内动脉瘤的分布,康德智教授带领的神经外科手术团队决定分两次进行“拆弹”手术。第一次手术,医生在她右侧头颅上打了两个2.5-3厘米的骨窗进行“拆弹”,夹闭了李依姆大脑中的3个动脉瘤。4个多小时后,手术很成功,她的颅内危机暂时解除。17天后,医生在她的右侧头颅同样打了一个3厘米的骨窗,花了1个多小时就拆除了她脑中的最后一颗“炸弹”。

目前,李依姆经过一周的康复顺利出院了。

3D打印精确复制大脑术前摸清动脉瘤、血管分布

康德智教授说,大脑是人体最精密的器官,血管结构和神经结构非常复杂。由于微创手术的切口不能太大,通过锁孔手术夹闭分布在颅脑内不同位置的动脉瘤,这就好比医生要穿越一个深井“拆弹”,而井内遍布神经和血管构筑的红外线网。

这时医生就要像“庖丁解牛”一样,从正常脑部解剖结构的间隙中寻找最佳的手术路径,精准找到动脉瘤的同时要避免另外的脑部损伤。

那么,医生要如何精准“拆弹”?此次,康教授领衔的神经外科团队利用李依姆的头颅CTA数据进行电脑软件三维图像重建,再将重建后的图像数据导入3D打印机内,采用软硬程度不同的材质制作包括颅骨、血管、动脉瘤的高仿真模型。

昨日,东南快报记者见到了李依姆的3D打印颅内动脉瘤模型,透明树脂制成的坚硬颅骨,与真人血管特性接近的软性树脂材料制成的粉红动脉及黄色的动脉瘤,一目了然。

康教授说,这是1:1等比例打印的模型,可以清晰地呈现颅骨、大脑中主要动脉及不同部位动脉瘤等结构,对动脉瘤及其周围复杂结构实现精确复制。

原本术前医生要在大脑中对病人的颅脑进行空间构象,但高仿真模型的存在增强了现实感。医生在手术前就可以在模型上使用动脉瘤夹进行模拟上夹。术前便可从大小不一的数百种动脉夹中,确定病人需要使用动脉瘤夹的型号,同时术中还可以应用模型进行对照,提高手术的精确度。

此外,模型还可以用于临床教学、手术训练、术前谈话以及动脉瘤形态学研究等方面。”康教授,3D打印模型的高仿真性能够满足个体化、精准化医疗的需求。

据悉,自2014年10月份起,康德智教授带领的附一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团队就利用3D打印技术来创新诊治动脉瘤,当时在国内尚无同类技术应用的先例。目前,该院已经成功开展了十余例应用3D打印颅内动脉瘤模型指导脑动脉瘤外科手术。

健康贴士

不明原因头痛得重视

一旦发现颅内动脉瘤,不能等到‘爆炸’再治疗,而要早期手术治疗。”康教授建议,对这种疾病还是要以预防为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或有家族病史的脑动脉瘤高危人群最好要进行体检筛查。可以做个CTA检查,这项检查基本上能排除有无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很容易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排便、咳嗽等诱因下会突然起病,绝大部分患者往往在动脉瘤破裂后才到医院就诊。

因此,康教授提醒,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复视、眼球上后部的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林雅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