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三个精准" 闽军民融合打造对接平台开创工作新貌

12.11.2018  13:15
福建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的电视新闻的画面截屏。图片来源:东南卫视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2日电(林玲)日前,福建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省委书记、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于伟国在会上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和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准把握、精准发力、精准落实,不断拓展领域、提升层次,要抓法治建设、抓规划引领、抓重大工程、抓体制改革,开创福建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福建省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林杰对此表示,对照省委提出的要求,省委军民融合办的工作,最重要就要突出一个“”字,落实“三个精准”,确保措施及项目落实落地。

11月6日,福建省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对接落地工作研讨会(福清市专场)在福州召开。谢帝谣 摄

  据悉,省委军民融合办挂牌之后,便扎实推进工作机构建设,加快工作措施谋划、统筹协调、督促落地,致力打造“军转民”、“民参军”多元化对接平台,与各地市积极对接。目前,全省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势头正足,各地市“军转民”、“民参军”热潮涌动,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福州市鼓楼区军民融合成果馆奠基仪式。图片来源:福州广播电视台

   福州:争做军民融合领头羊

  近日来,福建军民融合办工作人员先后与福州、福清、连江等多地党委政府共同筹划开展军民融合项目对接会。福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张永森表示,福州市委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近期,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王宁连续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福州各级各相关部门抓好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对接落地,加快省会城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为全省的领头羊。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深知军民融合工作的重要性。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在机构建设方面,该区在政府层面建立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在企业层面成立产业联盟,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的组织领导和牵头引导;在落实政策方面,该区充分利用福州市“推动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的10项政策”和鼓楼区相关配套措施等一揽子优惠政策,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企业聚合方面,该区利用产业联盟平台聚合省内外相关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研发和生产规模,提升民企为军队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张永森说,下一步,福州将做好四点工作。一是对福州现有的“民参军”企业进行分类统计;二是对福州能够容纳产业的园区进行完整分类;三是学习制定军民融合产业扶持政策,让政策走在产业前面;四是加快与军民融合相关的信息平台建设。

北斗时空研究院等5家技术服务机构于今年6月共同发起成立了“北斗车联网认证服务平台”,雅迅网络成为“首批北斗车联网产品认证示范企业”。官网 供图

   厦门:军民融合企业近百家

  自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厦门市不断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加快军民技术互相转化、协同创新载体平台建设、推动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等方式,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以厦门市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他们所研发出的新产品——车载节油终端就是通过军用的北斗导航、通讯保密、传感器等技术,融合集成创新而来。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服务社会大局与经济发展。

  据媒体公开报道,在加强军转民用技术应用推广的同时,厦门的一些民营企业也在逐步参与军用产品的科研生产。作为电子取证领域和网络空间安全的龙头企业,美亚柏科早在2005年就开始涉及军民融合发展领域。依托公司的技术背景,公司在互联网安全等方面寻求了突破。

  厦门市军民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厦门依托现有科研和产业基础,引导该市网络安全通讯技术、海洋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装备制造、北斗卫星应用等军民通用保障产品优势企业与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筹措近亿元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助力“军转民”“民参军”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参与军民融合企业近百家,涉及企业年产值几百亿元。

泉州共分五批次对符合条件的民参军企业进行奖励。图为在南安霞美镇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检测即将交付部队训练使用的95式步枪激光模拟器。图片来源:泉州网

   泉州:“民参军”实现全覆盖

  泉州作为制造业大市,制造业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成果显著,培育了纺织鞋服、建材家具、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造纸印刷、工艺制品等产业集群较强的产业基础,为发展军民融合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巨大潜力。

  泉州市发改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紧跟中央、省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动向,认真抓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民企“参军”步伐,全面提升产业引领能力、军民两用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要素互动能力,积极构建军民融合、军地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截至去年12月,泉州市共有“民参军”企业75家。

  在军民融合公共服务方面,泉州市鼓励石墨烯、特种陶瓷、轻纺新材料领域民企参与军品生产,军民合作共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在海洋通信、海洋新材料、新型功能性纺织面料、石墨烯防腐蚀涂料、特种陶瓷纤维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优势民营企业“参军”,为民营企业办理“三证”和产品“入库”提供服务。

  此外,泉州市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每年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引导专项扶持资金中列支300万元至500万元,对民营企业获取军工资质认证、产品进入军队采购目录及获得国家级、省级经济动员中心的企业给予奖励。

  截至2017年年底,泉州共分五批次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奖励,共下达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奖励资金809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民企“参军”的积极性,实现全市各县(市、区)“民参军”全覆盖。

宁德正整体推进三都澳开放开发、立体交通体系、特色支柱产业、国防动员平台、服务保障工程等建设。图为“军民融合号”停在美丽的三都海域。图片来源:央视网

   宁德:申报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作为革命老区,宁德人民和驻军官兵在红土地上风雨同舟,携手走过了艰辛又辉煌的历程,建立了特殊的密切关系和深厚情谊。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军民共建共同发展”的思路。秉承这一理念,多年来,宁德广大干部群众与驻宁部队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2013年9月,宁德在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启动申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2014年8月,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下文正式批复支持宁德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

  据媒体报道,三年多来,宁德市不断提升思路、完善方案,形成了“以打造军民融合国际化大港为龙头,统筹军事和经济双向需求,整体推进三都澳开放开发、立体交通体系、特色支柱产业、国防动员平台、服务保障工程等建设,力争通过8至10年的努力,把宁德打造成为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地域特色、实现深度融合的新型沿海国际港口城市”的示范区总体构想,把重大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把军队人才的培养纳入当地的通用教育体系中,把军队生活服务保障纳入当地社会服务保障体系中。

  如今,国家工信部批准宁德军民融合产业园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委后勤保障部也正式复函,在宁德市首批上报的军民融合企业中,符合现行入库条件的18家企业,在军队物资网上注册登记审核后纳入军队物资供应商库,12家企业待入库标准修订后申请入库;宁德市还制定了《十条措施》,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此外,宁德市各领域军民融合也不断深化。在军地人才培养上,确定了宁德师范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宁德电大等3所高校作为部队官兵学历升级、军民两用人才培训教育点;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一批红色旅游品牌;在示范点建设上,推进11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建设,作为部队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并选择闽东医院、宁德市医院、442医院等3所医院为军地医疗合作试点。

  省委军民融合办相关领导表示,下一步,省委军民融合办将实打实地推动各项工作,持续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盯着问题走、迎着困难上,把相关规划、项目等做得更深更细,并与全最地市及相关单位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对接平台,加快福建军民融合产业做大做强。(完)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