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规划378平方公里造生态城 增加城市通风廊道

22.01.2016  09:52

  通风廊道控制图

  未来福州城不仅山中有水,山水相依地形成环城绿带,还将通过降低热岛效应、增加城市通风廊道等方式,打造宜居福州城。昨日,东南快报记者获悉,福州市规划局正式对外公布《生态福州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此次规划范围为总规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面积约为1447k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为378km2。

   构筑“两环两廊五楔网状系统”自然生态总格局

  该规划提出构筑“两环两廊五楔网状系统”福州自然生态总体格局。

  此举旨在通过梳理福州山体格局和绿地水系,以福州山水为骨架,建立山水与城市的良好衔接,建设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构建“两环两廊五楔网状系统”山、水、城完美结合的福州总体生态格局。

  两环:即外围的由莲花山、鼓山、旗山和五虎山形成的外围山体屏障和环城绿带,环城绿带指沿三环和闽江、乌龙江的环城绿带,发挥生态保育、景观风貌、城市安全、慢行系统和生物保护六大功能。

  两廊:即两江廊道,通过构建闽江、乌龙江两条生态景观廊道,将城市最主要的线性要素融入城中,对岸线进行整治和改造,增加生态丰富性,并通过多条支流水系流入城中,融入城中。

  五楔:即五大山水绿楔,通过从外围莲花山、鼓山、旗山、五虎山四大山系构建五大山水绿楔,包括莲花山-金牛山绿楔、鼓山-金鸡山绿楔、鼓山-闽江绿楔、五虎山-高盖山绿楔和旗山-乌龙江绿楔。

  网状系统:江北城区采取利用现有山水网络和主要城市公园,修复斑块,完善城市绿地廊道,构建两横四纵城市绿廊体系。两横绿廊包括铜盘路华林路生态廊道和乌山路福马路生态廊道;四纵绿廊包括白马河生态廊道、晋安河生态廊道、凤坂河生态廊道和磨洋河生态廊道。南台岛延续江北的乌山-福马廊道、白马河廊道及晋安河廊道,重点采取以山体作为主要控制要素分区引导,形成四大片区。包括淮安山妙峰山片区、飞凤山乌龙江湿地片区、高盖山帝封江片区和城门山清凉山片区。

   58座山体分三级保护

  规划对规划区内的58座山体分三级予以保护。

  其中,小三山视线通廊是在小三山之间划定视线走廊,视线走廊宽度为100m。视线走廊之内的建筑高度控制于24m以下,视线走廊围合的内三角范围的建筑高度限高为48m。

  乌山-烟台山-高盖山之间的视线走廊宽度以各山体的1/3高度等高线为基准,同时考虑实际观景点和现状建筑边界阻挡等因素划定。

  城门山-清凉山之间视线走廊宽度以各山体1/3高度等高线为基准划定。

  山水界面视线走廊则需要控制福州闽江、乌龙江与沿江山体之间的视线走廊,以形成山水相融的城市景观格局。根据现状情况与闽江、乌龙江沿线用地规划,确定主要的山水视线走廊控制面有:

  鼓山-闽江面;高盖山-乌龙江面;城门山-闽江、乌龙江面;烟台山-闽江面;飞凤山-乌龙江面;西山-乌龙江、闽江面;妙峰山-闽江、乌龙江面;金牛山-闽江面。

  城市主干道与山体视线走廊有:湖东路-金鸡山、八一七路-烟台山、南二环路-高盖山、三环路(规划)-金鸡山。其它城市开敞空间如城市公共绿地、广场、河道沿线等与主要山体视线走廊有:温泉公园-金鸡山、罗星塔-清凉山、西湖公园-屏山。

  此外,沿内河形成网络状的绿地系统,形成福州市的“绿岛链”。宽度8米以下河面两侧绿带不应小于4米,8米以上两侧绿带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2米。湖面与城市公园绿地相结合,湖面周边绿带宽度不应小于20米。

   沿三环环城绿带形成21个湖面、水库

  福州还将打造环城绿带。据悉,环城绿带是指沿三环和闽江、乌龙江的绿带,由山体、水域、绿地和部分建设用地组成,是生态福州总体格局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生态保育、景观风貌、城市安全、慢行服务和生物保护等功能。

  规划在梳理现状15个湖面、水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城市水域面积率,增加城市滞蓄能力,通过整合、提升、新建、扩建等各种手段,最终沿三环环城绿带形成21个湖面水库,总面积约76平方公里,占环 城绿带面积的30%,既延续凸显了福州“山、水、城”的传统自然格局,又增加城市防洪防涝功能,达到人文、景观建设与自然安全体系的共赢。

   规划“一轴十廊、一门多点”的通风格局

  生态规划还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通风格局等方面提升宜居福州城。

  在针对城市热岛效应减缓方面,规划提倡低冲击开发,减少不透水表面,优化绿地系统结构,因地制宜增设水面;分区分类治理,重点治理地温高且占地比例高的地类;选择多中心用地混合的城市发展模式,疏解老城区人口;在城市色彩规划中纳入对热岛效应的考虑。

  而为了改善福州市风环境,按照通风廊道、降温节点、通风口的建设模式,将福州市规划为“一轴十廊、一门多点”的通风格局。一轴指闽江、乌龙江及沿江两岸100m范围;十廊指白马河、晋安河、磨洋河、磨溪、浦上河、阳岐河、白湖亭河、溪源河、大樟溪和清潭溪,十条河中心线两侧50m范围。一门即闽江通风口,多点指市区内较大规模的降温节点。

  在居住区的生态化更新方面,对福州市中心城区的所有居住区按照建造年代、建筑质量等情况分为传统住区、老旧小区、新建小区三类。对各类居住区的主要现状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记者许才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