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孝道书写新时代“寸草心”

03.12.2019  05:2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道德精华的积累,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新时代如何有效的传承孝道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我们要领悟敬老、孝老、养老思想内涵,才能真正做到言出与践行,书写新时代“寸草心”。

  中国历史上,以孝闻名的官员,也会备受历代的尊崇,也有很多例子,当然中唐时期,孟郊是其中一个,他年龄老大才考中进士,又等了几年,才封了个溧阳县尉的小官,但他一到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老母亲迎到溧阳来,以便随时服侍左右。那首著名的《游子吟》也因此名垂千古,“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已经成为千古传唱之句了,无疑是其中强调的回报父母的这一分深情厚谊感动了世世代代的读书人。

  孝敬父母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情感上、心灵上、人格上对父母的一种关爱、慰藉和尊重,这是儒家文化更为看重的。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孝敬父母,推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并语重心长告诉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大力倡导,激励人们要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传承孝道就应该从孝顺父母开始,从生活那些不值得一提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孟郊《游子吟》很好的诠释出中华孝义的重要性。当今学子离家求学,子女在外打拼的时候,老人则显得异常孤独,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的道理。

  新时代,赡养老人是每一个人的美德和义务,而孝道,不止体现在对父母长辈在物质上的赡养,更体现在精神上的陪伴。春秋时期,孔子在解释孝道时提到:“孝者,色难。”所谓“色难”,就是指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态度上的恭敬和善是最困难的,能够让老人保持精神上的愉悦是最难做到的。

  新时代,当物质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我们离自己父母的距离却变得越来越远,紧张的工作,忙碌的事业将我们的生活渐渐充满,奉养双亲的时间则被挤压的越来越少,但时间的紧张并不是我们忘记孝道的理由,反而更应当以和顺的态度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新时代,孝顺父母,奉养老人,是对传承孝道重要体现,而在社会中传递对老人的尊重和帮助则是对孝道二字的升华过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对孝道的升华和推崇,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的一次让座;在敬老院中,对老人的一次献爱心,都是对孝道文化的升华,更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推动和奉献,只有每一个人将尊老敬老传承下去,整个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美好。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每个人终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推己及人,善待身边的老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也就是新时代对“寸草心”最好诠释。奉养双亲,建设和谐家庭,尊敬老人,建设和谐社会也是每个人责任与义务。只有通过家庭、社会、国家层层引导,潜移默化的加深敬老的风气,才能弘扬和传承好中华孝道。新时代,需要每一个人,尤其是80后90后00后这些年轻人,传承和升华中华孝道文化,通过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行成为全社会新风尚,必将拥有更加美好和谐社会,使孝道文化成为社会一道靓丽风景。(大田县文明办高上钗)

新时代传承孝道要从家庭教育做起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文明
“三构建”助推新时代孝文化
  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文明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