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承孝道要从家庭教育做起

11.12.2019  20:10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最高贵的情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德”。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它体现了最根本的人性和道德思想观念。

  《说文解字》告诉我们:“上为老,下为子”构成孝字。在一定意义上来理解,孩子是父母的分身。孝核心内涵就是爱敬长辈;家庭内的孝,是指赡养父母,衣、食、住、行、思想上照顾老人,尽人子之责。家庭外,家庭宗亲长辈、外戚长者,还指社会上所有长辈。孝的内容不仅仅是实现长辈的愿望,力求上进、实现人生价值、最终报效民族和国家更是孝的最终表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孝道时代传承,也确实为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各民族团结协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几千年没有社会保障时期的养老问题,而以之为支撑的宗法制,更成为华夏子孙世代传承的精神支柱。孝道是民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新时代弘扬传承孝道精神,要在家庭教育中开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养成孩子尊老爱幼的美德,这是每一位家长的教育责任,培养孩子传承孝道精神,家长必须做到“四要”,让孝道在幼小心灵深深扎根。

  要给孩子做孝道践行榜样。家长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孝心是在一代代父母的身体力行中传承、沿袭下来,就是在父母的榜样作用中养成,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因为在家庭教育方法中,身教重于言教。

  要让孩子从小事开始做起。让孩子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当孩子遇到困惑时,父母应当耐心教导;做到七不责,当众不责,愧悔不责,欢笑不责,悲忧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生病不责。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横加指责;孩子做得好时,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只有在亲身家庭实践和体验中,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感受到为别人付出的幸福快乐,懂得感恩,对孩子践行孝道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要让孩子懂得养家的辛苦。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勤俭节约是治家之本,“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要让孩子勤俭节约,自己首先就要勤俭持家。当今社会家庭中,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来的,甚至会认为父母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经地义的情况。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的情况和家庭收入情况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金钱得来不易,孩子自然就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要给孩子制定好孝道家规。孝是道德的根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中,孩子必须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样才能用正确的言行规范自己。父母可以给孩子设立“五要”、“五不要”的孝道家规:“五要”是要了解父母、要亲近父母、要关心父母、要尊重父母、要体贴父母;“五不要”是不要影响父母工作与休息、不要惹父母生气、不要和父母顶撞、不要独占独享、不要虚荣攀比。从《孝经》可以看出,孝是双向的,孩子对长辈恭敬照顾是孝,反之父母也因为他对祖先的孝,而承担好养育子女的责任,这样一来就是“父慈子孝”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彰显。(大田县委文明办高上钗)

  

传承孝道书写新时代“寸草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明
“三构建”助推新时代孝文化
  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文明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