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同意尽早重启海上联络机制 

14.01.2015  09:25

              中日两国防务部门于1月12日在东京举行海上联络机制第四轮专家组磋商,这是日本政府将钓鱼岛所谓“国有化”以来,两国时隔3年后首次恢复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在此轮磋商基础上进行必要调整后,争取早日启动该机制。

   >>梳理

  1

  设立缘由

  避免冲突发生

  何为中日海上联络机制?根据迄今为止两国国防和外交等部门达成的共识,“海上紧急联络机制”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国防部与日本防卫省之间设立红色热线,同时两国军队之间设置专用无线联络频率,当发生对方国家的飞机和舰艇异常接近等问题时,不仅两国的军事部门可以进行直接联系,同时现场的指挥人员或飞行员也可以使用事先确定好的无线电频率进行联络,避免冲突发生。

   2

  中途中断

  日非法“购岛”恶化局势

  记者梳理发现,建立中日海上联络机制8年前双方就曾达成一致,2007年,安倍晋三第一次担任日本首相期间,为防止发生海上不测事态,中日双方曾就两国防务部门之间建立联络机制达成一致,同一年中日双方确认设立海上联络机制的目标,随后双方先后在2008年、2010年和2012年分别进行了专家组磋商。

  2012年9月,由于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而使磋商机制一度中断,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在当年10月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日关系严峻,其责任完全在日方。

   3

  推进重启

  去年中日共识缓和关系

  据了解,此次恢复第四次磋商机制,也是时隔3年中日海上联络机制磋商首次重启。

  2014年11月7日,中日双方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其中包括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

  去年11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就此事回答记者提问表示,建立中日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是两国防务部门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有利于增进两国防务安全互信。中日达成了四点原则共识后,便对中日海上联络机制的推进进行协商。

   >>解读

  可增强互信防止误解误判

  海军军事研究员张军社分析,中日海上联络机制涉及海上舰船和航空器,也可称为海空联络机制。过去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军舰船、海警船只在进行正常巡逻和沿海训练时,经常遭到日本海上舰船的抵近侦查,中日双方建立此种机制可增强两国之间海上力量的互信,防止发生误解误判,并避免发生海空安全事故。

  张军社说,目前来讲,专家组主要是对海上联络机制的技术细节方面进行磋商,并已达成共识,待下一步根据磋商结果进行调整,两国还要正式签订协议。在这个过程中,受政治和战略关系影响,两国关系的改善迈出了第一步,日方应信守承诺,恪守四点原则共识精神,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不要再发出有碍于中日关系改善的杂音,共同力促两国海上联络机制早日启动。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