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中央部门单位三公经费上涨 升高多因公车开支

20.07.2014  16:12

    前日,95个中央部门单位“”出了2013年度的“三公”决算。对比2012年,其中25个部门的“三公”决算有所增高。幅度最大的国家邮政局,2013年的“三公”决算比2012年高出7807.22万元。

    2013年是全面贯彻实行八项规定的第一个年度。如果单独对比“三公经费”的预算数与决算数,也就是各中央单位年初计划花出的“三公”经费和实际发生的费用,则表明87个部门压缩了“三公”开支,占比高达93.68%。

     两部门实际费用高于预期花销

    95个部门中,全国工商联、中国法学会、国家行政学院、中医药管理局、妇联、侨联6个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数与决算数持平,即“三公”按计划开支。

    只有两个部门“超支”,实际费用高于预期花销。国家信访局,决算高于预算23.14万元;国家邮政局,决算比预算高6521.53万元。

    其余87个部门的决算数均低于决算数,即去年“”花了三公经费,初步统计,“”花的金额达70685.63万元。

    但是,如果翻出各部门的2012年度决算报告,横向对比各部门两个年度的“三公”实际开支,则有25个部门的“三公”开支“上涨”,包括民政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等五个国家部委。

    这25个部门中,国家邮政局“上涨”的幅度最大,达7807.22万元。国家能源局、团中央、国家民委、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幅度也在500万元以上,交通运输部也超出3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由于“样本框”不同,2012年度的决算报告只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本级和8家直属事业单位,而2013年则纳入了人民银行系统2121家机构,所以2013年的“三公”决算比2012年多48233.25万元。

     三公”升高多因公车开支

    各部门的决算报告中都有“说明”章节,但“说明”的内文主要是分析决算与预算的数据差,也就是“三公”的实际开支与计划开支,并未提及上一年度的数据,因此,为何这些部门的“三公”实际开支升高,报告没有直接说明原因。

    但从“三公”实际开支与计划开支的“说明”中,也能发现“三公”升高的原因,多由于公车开支。

    如国家邮政局解释称,2012年财政部批复国家邮政局新增357个省以下机构车辆购置预算6957.57万元,受采购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结转到了2013年支付。这表明,国家邮政局“”出的7807.22万元“三公”开支,这笔车辆购车开销就占到了89.11%。

    团中央也解释称,所属的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于2012年批准购置教学及公务用车预算173万元,因购车事项需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当年预算未支出,结转在2013年支出,相应增加财政拨款支出。

    此外,在各部门的决算报告中,还有一些一直备受关注的开支。

    如国家民委就在报告中列出了“工资福利支出149634.37万元”、“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4120万元”。

    农业部则在报告中列出了石油价格改革补贴,“石油价格改革对交通运输的补贴(款)财政拨款支出50.89万元”、“石油价格改革补贴其他支出(项)财政拨款支出50.89万元”。

    查询其他国家部委的报告,均未发现石油价格改革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