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放管服”释放高校新动能

16.09.2017  04:28

  福建师大协和学院开展社会服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沙县富口中心小学,向孩子们讲解航拍器的使用知识。   林响 摄

   ■砥砺奋进的五年 神州看教育

  在福建,教育系统因公赴台审批事项,从网络上提交申请到整个手续办完不仅最多只需5个工作日,而且所有手续在省教育厅行政服务大厅内就能“一站式”办理,相当于现在两天就能办好过去报批人员需要10个工作日在不同处室之间“接力跑”才能跑完的审批业务。

  这是福建省教育厅“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2013年12月,福建省教育厅设立行政服务中心以来,教育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大厅,实行窗口集中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高校“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高校发展“腾了位”,推动了高校快速成长。

   简政放权,把该给学校的还给学校

  面积300多平方米的福建省教育厅行政服务中心,虽然只设置了8个服务窗口,但涉及学生就业、教师资格认定、教育系统人员赴台交流审核等120项审批和服务工作,不必像过去那样走繁复的请示、汇报、研究、签字等环节,一切审批都按照流程办理,甚至许多审批实现了老百姓“最多跑一趟”或“一趟不用跑”。

  “这背后,其实是让老百姓少跑冤枉路。”据福建省教育厅行政服务中心主任王越忠介绍,“一趟不用跑”是指“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遗失补办”等可以全流程网上办理的事项,其申请、受理、审查、批准、办结全部实现网上通办,并且办结结果直接快递到手;“最多跑一趟”是指最多需要一次到窗口申请或取件的事项,教育厅所有即办事项实行“马上就办”,老百姓“最多跑一趟”。

  目前,进驻行政服务中心120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中,“最多跑一趟”事项已达42项。仅今年初至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共办理4405件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涉及2.1万人次,其中一次办结率即“最多跑一趟”高达82.4%。

  通过管办评分离,把该给学校的还给学校,是福建省教育厅简政放权、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高等教育不加快改革,就没有活力,没有出路。”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说,“转变高校治理方式、落实办学自主权、加强高校分类管理和指导、实行管办评分离的关键,就是政府部门要敢于自我革命,回归管理、监督和服务功能,勇于在管理上放权,但又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加以有效引导、约束和激励,明确学校主办者与学校管理者的责权利。

  为了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2012年,福建省政府出台了被高校称作“24条意见”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协同创新、对外交流合作、岗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支持加快高校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高教“24条意见”出台后,福建高校从此有了自主评审职称、设置专业等方面的权力,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24条意见”实施后,福建农林大学为了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全校范围内试行选聘“推广型教授(研究员)”的做法,即从成果推广、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且业绩突出的教师中选聘推广型教授(研究员),并在其职称评审时不再只单一看重论文发表情况,而是更看重技术推广的效果和社会认同度。

  “‘24条意见’通过赋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大大激活了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说,如今,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校后,高校就能自行设计办学定位,并根据办学定位来制定办学导向,大大提升了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校一策”目标与绩效管理拉动高校发展

  短短3年时间,农林类学科专业在学校学科专业中的占比由80%降至目前的60%以下,先后在国际上率先破译小菜蛾基因组、香荚兰基因组和菠萝基因组……福建农林大学的这些显著变化,其实得益于福建省简政放权后推行“一校一策”式的目标及绩效管理。

  权力下放后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高校积极性,是福建高等教育推进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节点问题。2014年,福建召开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高等教育治理方式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全国高校率先实施省级高水平大学建设,率先实施“一校一策”目标管理,并率先建立省级高等教育办学监控体系。

  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首先向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3所高校下达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并随后在全省公办本科及所有公办高职院校中全面推行目标管理。为了充分调动各校参与目标管理的积极性,福建在启动“一校一策”目标管理的同时,出台了相配套的绩效奖励制度。根据年度办学目标,省财政每年安排4.5亿元专项资金,对办得好的高校予以相应奖励,对办得不好的高校少奖励甚至不奖励。在此基础上,改革专项经费分配下达方式,实行先建后拨、绩效考核、以奖代拨、打包下达、统筹使用,倒逼高校集中精力抓内涵建设。

  在目标管理和绩效奖励的“双杠杆”拉动下,福建高校发展如同上紧了“发条”。

  福建农林大学成立了专门的人才办,计划全职引进10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资助150名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学术新秀,选派200名中青年教师出国研修;启动实施“四个一百工程”,即每年选派100名左右专家教授进驻校地合作平台,研发转化100项成果,举办100场项目成果对接会,选送100项左右致富技术下乡。

  福州大学以专项规划、学院行动计划为支撑,启动了优势特色学科、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6个重点领域建设计划。按照福州大学自设的时间表,每年投入不低于3500万元的重点人才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引进,对紧缺、优秀引进人才实行“一人一策”,争取到2017年高层次拔尖人才队伍总量达100人以上。

  目标与绩效管理撬动的不仅是学校层面的改革,也牵引了高校内部的校院二级改革。“过去,学校下发的各种文件到了学院层面,院长就把‘球’继续往下踢到各系、各教研室。那时候,学院的状态基本都是学校推一下,院系就动一下,毫无自主性和创新性可言。”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院长陈礼辉说,“学校的权力下放到院系后,就会倒逼各院系结合各自实际,量身设计相应的分类管理制度和绩效分配办法,一切按章办事。

   质量监控体系为高校“看准病、抓好药

  各高校你追我赶式的竞相“奋蹄”,离不开福建高校办学质量常态化监测体系的背后“扬鞭”。

  “过去,学校为了有个好的评价,就会有意识地迎合评估,造成办学同质化、人才培养工业化生产,最终导致大量学校培养了同样规格的人。”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柏定国说,为了引导不同层次的高校都“有饭吃”,201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福建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启动“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该质量监测体系分为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一般本科高校、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一般高职院校4种类型,对高校办学用地、校舍、实验实训条件、人才及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进行监测,分类开展高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等评估。与此同时,该监测体系还相应建立了监测和评估情况反馈机制,以督促学校针对评估中专家们“看准的病、开出的方”,一年内“抓药、治疗”,一年后“再回头看”。

  为确保诊断结果的相对科学性,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一方面制定并颁布详细的评估办法,另一方面组建了一支涵盖学科专业带头人、教学教务管理、校务管理、办学绩效分析及评价、行业企业等五大类专家的团队,负责对各项高校办学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估。

  “福建省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偏弱、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数量偏少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变。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在‘去、降、补’(即‘去’不适应需求、同质化的人才产能,‘降’低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各种负能量及其产生的不合理办学成本,增‘补’和扩大办学资源)三方面下功夫。如何适度地‘去、降、补’就离不开办学质量监测体系的综合评量。”黄红武说,监测体系最大的创新,在于以“管办评协同”之手段、达“管办评分离”之目标的协同思维及其功能架构。

  这些改革给福建高等教育带来了可喜变化:福建首次建立了专业申报的“负面清单”制度,公布暂缓申报设置的24个本科专业名单,新增本科专业中工科类专业占45.5%,比重调增3.1%;引导本科高校退出专科办学,本科高校专科招生计划同比减少52%;安排省属高校绩效专项款4亿元,启动试行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拨款体制改革……

  办学质量的常态化评估,在福建高校产生了“蝴蝶效应”。一批高校为了找准定位、特色发展,开始构建自我评估的常态机制。2014年以来,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0多所院校先后开展了校内专业评估。针对专家组对其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建专业师资不足、生师比不够理想”的意见,福建农林大学通过监测数据进行精准进人,对生师比过高的专业实行优先进人。仅2015年,该校招收的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达169人,比此前3年师资引进量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