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忘防疫 祭祀勿忘文明
清明节就要到了。往年,不少人选择在这天远足祭扫、怀缅先人。今年,为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疫情,近期全国多地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就做好2020年清明节祭扫工作发布通知。通知鼓励通过网络祭扫、网上时空信箱、小规模家庭追思等方式,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2020年3月18日 澎湃新闻、法制日报)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绵延了2500多年的清明节,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但今年清明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2020年疫病是一场大考,在全国防疫形势向好之时,如何有序开展清明祭扫服务,做好疫情防控和追思先人两不误,同样是一道摆在执政者面前的重要考题。
民政部门倡议更安全、环保、文明的“云祭扫”,尽量不到现场祭扫。虽形式不同,但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不变,隔屏追思,视通万里,遥拜先祖,心有灵犀,合乎伦常,也顺理成章。清明祭奠的核心,在于慎终追远,洗涤精神家园、弘扬家族遗风。“心”不在,既便站在墓前也无济于事;“心”若在,得益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手段的网上祭扫就不失为寄托哀思的好载体。
疫情之下,清明祭扫也需“因时而变”。疫情之下,全国各地纷纷因地制宜,陆续开展清明祭扫防疫工作。长沙发布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实行清明祭扫预约制;江西省分区分级开展清明祭扫;浙江省各地烈士陵园仍暂时关闭,多部门联合倡议网上祭英烈;上海推出云祭扫服务,应对疫情之下市民清明祭扫需求……云祭扫的特点在于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线上空间与线下场景及服务打通,市民在家就如同身临墓园,通过手机屏幕远程下达指令,让祭扫活动实时、实地呈现,方便市民群众只要打开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在屏幕上进墓园祭扫,云上来表达思念。
网上祭扫不仅是非常时期的应急之举,更让清明更文明。众所周知,传统的“现场祭奠”方式,对环境会造成一定污染,还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甚至助长了某些人大搞封建迷信、铺张浪费之举,与移风易俗大背景背道而驰。如今,不管是疫情的“倒逼”还是进入新时代“因时而变”的需要,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的主基调,无疑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也应是最值得推崇的一种思念方式。
清明不忘防疫,祭祀不忘文明。今年我们更应倡导“云祭扫”,也更具特殊的意义,这是对抗疫战果的珍惜,是对白衣战士及千万逆行者血汗功劳的尊重,也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鼓楼文明办 陈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