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煤老板”强势上位 *ST金路重组“命悬一线”

14.09.2015  13:56

    地方政府、财团、神秘煤老板,三股势力绞在一起,将上市公司*ST金路拽入了外人无法参透的迷局之中。

    9月6日,*ST金路公告,董事长张昌德被四川省德阳市纪委调查。在此前后,来自四川达州的神秘商人刘江东,斥资逾5亿元在二级市场增持,迅速成为*ST金路的第一大股东。

    新京报记者采访与查询资料获知,此前,刘江东为一位默默无名的煤炭商人;今年7月,刘江东“华丽变身”,旗下资产猛增;一个月后,刘江东开启了扫货*ST金路的路程。

    目前,刘江东正在谋求成为*ST金路的实际控制人。

    格局变动之下,浙江民企新光集团,被推至危险的境地。7月30日,新光集团部分资产作价百亿元借壳*ST金路,已获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只待监管部门审核。

    在此关键时刻,神秘的刘江东,半路杀出。根据新光方面的说法,刘江东意欲叫停*ST金路与新光的重组。

    战争已经打响。*ST金路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董事长、董秘齐被抓

    *ST金路的董事长或许不是一个好职务,已经有连续两任在这个位置上出事。

    9月6日晚间,*ST金路公告称,公司受到德阳市国资委通知,董事长张昌德因违纪问题已予立案调查。

    同时还宣布,公司收到德阳市公安局通知,董秘刘邦洪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德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张昌德于2013年8月底从德阳市国资委调研员任上赴任*ST金路董事长。彼时,公司正因时任董事长刘汉被调查而陷入动荡。

    2013年3月,刘汉因涉嫌窝藏、包庇等刑事犯罪,在北京被警方控制。同年8月14日,*ST金路召开董事会,刘汉“因连续2次以上未出席公司董事局会议,也未委托其他董事出席董事局会议”,被免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

    今年2月9日,刘汉因犯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等案,被执行死刑。

    在刘汉被免去董事长的同一天,经德阳国投提名,张昌德成为*ST金路董事候选人,并随后当选为董事长。

    德阳国投持有*ST金路3.54%股份,是公司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宏达集团,持有金路4.16%股份。

    张昌德的履新,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以后的事实则表明,他不仅没有挽救金路,反而自己也深陷其中。

    生于1956年的张昌德,现年59岁,历任德阳市经委科员、副处长、处长,德阳市经贸委副主任、德阳市国资委副主任。在成为*ST金路董事长之时,还兼任德阳市国资委调研员。

    被刑事拘留的刘邦洪现年44岁,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历任四川什化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处、组织人事处干事,农化服务处副处长,并先后担任*ST金路证券代表、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董秘。

    9月8日,一位与刘邦洪接触过的投资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刘邦洪“看起来比较儒雅”,“与投资者沟通态度也很真诚”。

    据报道,刘邦洪是以“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名被刑事拘留。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是指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违背对上市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便利,操纵上市公司从而导致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ST金路9月6日晚间公告,刘邦洪已于9月5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秘一职,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风雨飘摇”的两年

    近日,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对媒体表示,张昌德于9月1日下午被德阳警方带走,并在扣留24小时后被移送至德阳市纪委。此时,他上任*ST金路董事长刚满两年。

    张昌德主政金路的两年内,*ST金路经历了利润连续下滑被“ST”、转让石墨烯引发股民诉讼、引入新光集团重组等。

    2013年9月17日,第一大股东宏达集团与二股东德阳国投签署《授权委托书》:宏达集团将其持有的*ST金路全部股份的股东权利授予德阳国投代为行使,承认在委托期内德阳国投的实际控制人地位。

    该授权截至2015年末。宏达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刘沧龙。他是刘汉的堂兄。

    2013年,金路集团亏损1.7亿元。而在张昌德上任后,并未扭转亏损的局面。2014年,金路集团亏损1.47亿元;2015年上半年,已“披星戴帽”的*ST金路,亏损7238万元。

    此外,金路对外转让石墨烯项目,还引发了中小投资者对公司的诉讼。

    2014年12月22日,*ST金路宣布,拟将其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关于石墨烯研发的合作,以1848万元的价格转让出去。此后,公司股价跳水。

    部分投资者认为,石墨烯项目的评估价格明显偏低,并且金路集团涉嫌隐匿了部分专利,存在“贱卖资产”和“利益输送”的嫌疑。

    2015年5月,50余名*ST金路股票持有者将上市公司告上法庭,诉请公司董事会关于石墨烯转让议案的决议无效。

    9月8日,代理该案的杰赛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告诉新京报记者,上述诉讼今年7月在德阳开过一次庭,近日张昌德被调查后,法院也在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看张的案件是否涉及石墨烯转让项目。

    “如果相关部门调查出张昌德和刘邦洪在石墨烯转让项目中存在不当行为,对我们的诉讼是有利的。”王智斌表示。

    扭亏无望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退市,*ST金路寄希望于重组。

     *ST金路的百亿重组

    7月14日,*ST金路公告了重组方案。来自浙江义乌的新光集团将借壳*ST金路。

    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新光集团等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浙江万厦房地产、浙江新光建材装饰城100%股权。上述资产作价112亿元。

    上述交易完成后,控制新光集团的周晓光夫妇,将成为*ST金路的实际控制人。

    9月7日,新光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徐军对新京报记者称,本次重组是德阳市国资委相关方面通过中介机构,主动找到新光集团,邀请新光集团参与重组。

    新光集团创立于1995年,周晓光、虞云新夫妇分别持有其51%和49%的股份。

    根据重组预案,新光建材城和万厦房产的评估增值率分别为842%和334%。*ST金路在公告中提醒,存在“标的资产评估增值较大的风险”。

    作为房地产领域的公司,新光建材城和万夏房产在2013年和2014年营收和净利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在其出具的《新光集团2011年公司债券2015年跟踪信用评级报告》中称,新光集团盈利存在下降及大幅波动的可能。

    评级报告称,2014年公司利润总额为50.30亿元,其中超过40亿元来自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营业外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未来存在大幅变动的可能,营业外收入则具有不可持续性,未来盈利存在下降及大幅波动的可能。

    在房地产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新光集团的高估值也遭到部分投资者的质疑。

    对此,徐军称,资产是经过独立第三方严谨规范评估的,操作上都符合程序。

    上述重组方案已于7月30日*ST金路的股东大会通过,并于8月6日获得证监会行政许可受理。

    本次拟借壳上市,已经是新光集团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

    早前,新光集团曾经希望通过IPO登陆资本市场,但一直未果;2011年至2013年期间,新光集团也曾试图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中百集团,谋求董事会席位,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重组遭四川游资狙击

    与张昌德和刘邦洪同一时间被调查的,还有新光集团借壳上市的独立财务顾问主办人童星。

    据报道,童星被刑拘的理由也是“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童星是西南证券投行并购业务部副总经理,西南证券则是*ST金路本次重组的保荐机构。

    9月11日,西南证券董秘徐鸣镝拒绝就童星案接受采访。他说,对童星案不了解。

    在张昌德等三人被调查后,新光集团董事长周晓光就对媒体表示,本次重组遭到德阳市相关方面的阻挠。

    9月6日,周晓光接受财新网记者采访时称,自7月份开始,德阳当地政府对新光集团的借壳一事态度出现转变,7月份,德阳当地政府给*ST金路部分股东打招呼,干预其在股东大会上自主投票,税务部门也私下到浙江义乌调查新光集团;8月份,德阳市公安局派员到证监会要求查阅*ST金路报送的重组资料。

    9月7日起,新京报记者多次拨打周晓光的电话,但一直处于来电自动提醒状态。徐军称,周晓光正在北京负责公司在古巴的新项目,不便接受采访。

    据徐军介绍,在7月30日股东大会召开前的一段时间,来自四川内江、达州的游资,突击买入*ST金路股份。

    “我们也和一些买入者进行联系沟通,但对方对买入的目的语焉不详。”徐军说,“我们发现情况后也向德阳市政府部门做了汇报,在召开股东大会前与政府部门进行了沟通。

    徐军称,后来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显示,突击买入的部分资金对重组方案都投了反对票。

    公告显示,在7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占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所持表决权的11.05%,对重组方案投出了反对票。

    周晓光称,四川当地游资圈的狙击,与德阳政局的变动存在着某种关联。

    今年六七月间,德阳市市委书记与市长职位,均出现了调整。

    7月28日,德阳市国资委向市属监管企业专发了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的规定》(简称《规定》)。

    《规定》指出,要高度重视国有企业产权转让行为,依法严肃处理产权转让违规行为,要求对发生超越权限审批、未按规定进场交易、未履行资产评估程序等违规行为,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

    9月11日,新京报记者试图向德阳市国资委主任张星明求证相关情况。但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也未回复新京报记者的采访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