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厦门经济运行回升 GDP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
今年上半年,厦门市各区各部门加强服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市经济呈现回升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高于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高于全年预期0.7个百分点,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全省第三,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增加值增长10.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高于GDP增速 1.5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3;金融业、软件信息服务、网络零售等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4.3%、19%和25.6%。
一批重点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捷太格特、宏发、科华恒盛等企业加快产品创新;戴尔中国、通达科技等企业拓展销售渠道,争取新订单,保持较快增长;天马微电子、稻兴电子、三安半导体等企业订单较充足,均净增产值10亿元以上。
降成本有力有效
我市实施“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在去年已出台实施20条降成本措施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两批共15条措施,开展港口等领域清费减负专项工 作,提出降低港航物流成本5条措施,这些政策预计可为企业减负54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仅增长2.1%,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仅分别增长 2.7%和3.7%,财务费用下降11.1%,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1.6%,同比提高17.5个百分点。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2%,为全国最低,企业社 保费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市整体性协调性增强
我市梳理弥补基础设施、产业、社会事业和民生四个领域短板项目550个,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十三五”期间投资超过4000亿元,已竣工及开工在建的项目共245个,开工比例达45%。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8%,连续11个月增速保持20%以上,保持全省前列;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8.9%,社会事业投 资增长19%。省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6%、63%,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连续6个月居全省首位,地铁、机场等一批基础设施、社会 民生事业项目加快推进。
质量效益实现双提升
上半年,我市财政总收入增长15.5%,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9.9%,规模、增速、增量均排名全省第一。城镇新增就业8.78万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3.47%,控制在全年预期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9.2%,与经济增速保持同步。6月末不良贷款率1.5%,总体保 持平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居第3位。
改革开放呈现新亮点
在改革开放领域,我市佳绩不断,其中,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二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等获国家批准。
“厦蓉欧”班列4月通过海铁联运延伸拓展到台湾,实现“一带一路”无缝对接,将打造成为“台厦蓉欧”物流大通道。中国(厦门)航空维修国际合作 区建设加快推进,口岸部门在全国首创“修理物品+保税仓库+加工贸易”一体化监管模式。建设项目推行负面清单审批和电子证照库,通过“多规合一”平台简化 用电审批材料和程序……与此同时,伴随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我市营商环境提升加快。
●四项指标全省靠前
地区生产总值第三
固定资产投资第二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四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
●六项指标高于预期
地区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
实际利用外资
地方级财政收入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四项指标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第二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第二
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速排第三
(记者 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