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转账延时24小时到账”施行 市民警惕新骗术

09.12.2016  00:09

   ATM转账延时24小时到账”施行 警惕新骗术

   延时到账 利弊怎么看?

因为有多种转账方式可供选择,通过ATM机转账的受访者仅占小部分。

  东南网12月8日讯(本网记者 江超 文/图)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于12月起施行。其中,个人通过ATM机转账资金延时24小时到账的规定,以及新规刚实施,骗子诈骗手段就“更新”了,引起网友广泛热议。

   24小时内资金是否计息?

  对于延迟到账新规,有网友提出,“24小时这么多资金在途,利息应是天文数字”。

  24小时内的资金属于临时性存款还是在途资金?是否产生利息?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负责人表示,发卡行已经受理个人转账业务的,受理后24小时内处于延迟发送状态,此阶段资金性质根据发卡行处理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采用圈存于个人账户模式的,则发卡行应按照相应计息规则对个人账户计付利息;采用划入其内部专用账户模式的,则该资金属银行在途资金,发卡行不再对其计付利息。

   新骗术利用新规特点

   “你好,因为我的卡今天取现

  额度用完了,能不能帮个忙?我先把钱转给你,然后你再取现金给我。”据媒体报道,12月1日晚,一市民在广东珠海一家银行ATM机取款时,旁边有两个陌生人如是对他说。所幸,正当这位市民打算帮忙取现时,营业部业务经理察觉到了,于是与保安、监察人员及时上前阻止。

  上述民众遇到的情况,是骗子了解到《通知》的相关规定,抓住资

  金延时24小时到账的特点,假装把资金汇至他人的账户,当受骗人把现金交付给骗子后,骗子在24小时内撤销转账,这样就套取到他人现金。

  银行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民众谨防此种骗术,切勿将资金交付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