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2018.8.3:青春梦想在路上

05.08.2018  11:51
青春梦想在路上

本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尤惠艺 林劲峰 文/图


        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的沈亚伟,在狭窄涵洞里清淤。

        谢万龙(左)和工友们发动设备,为公路做养护填缝。

        谢志源(右)和施玮霖在开发工作应用程序。

        谢万龙(左)和岳父在一个班组工作。

        大学生养路工,既吃得了“苦头”——适应暴晒、风雨的工作环境,又干得了“细活”——适应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自身的职业选择是怎样的前景?这些问题,对于7月份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来说,也许会在脑海中继续翻腾几年。

        到今年7月,2016年底泉州市公路局招考的首批57名大学生养路工穿上橙色的工服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他们能否适应自己的工作?

        近日,在泉州市公路局养护路段最长的安溪县公路分局,记者采访了这些大学生养路工中的几位。

        谢万龙,1987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从第一天给行道树刷白灰手被灼伤的新人,到通过选聘当上大格公路站站长,谢万龙走到今天,是受到同为养路工的岳父的影响。

        “管理一个基层公路站,就像维护一个项目一样,你要熟悉工作流程,懂得与比你年长的老工人沟通,还要协调公路周边村庄群众的关系,让他们一起参与到道路的维护中来。”谢万龙说。

        烈日下,谢万龙与工友们一起挥动铁锹清理泥沙淤积的排水沟。在短短一年半的护路工作中,他遇到过被石灰灼伤、山体溜方,脚趾曾因工作受伤感染,瘸了近一个月……“养路与干农活差不多,在熟悉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些小小的代价。而不同季节有不同的事要做,夏季气温高要防止路面开裂,暴雨要多注意路基安全……”谢万龙已然在盘山公路上扎下根。

        随着公路里程的增加,机械化、智能化也成为新一代养路工人必须适应的发展方向。像谢万龙这样的年轻一代,不仅要适应“扫地王”、装载机、铲车等设备替代传统的扫把、锄头等人工养护工具,还要学会应用新的技术对公路危险做出判断和及时响应。

        在安溪公路分局路网中心的24小时监控室里,毕业于集美大学的谢志源和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的施玮霖,正在电脑前统计相关数据。他们在一年半里,共同研发出公路日常水毁统计软件,在原有二维互动地图基础上加上了指挥功能,还设计出公路信息查询系统和公路灾情小程序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让一线养路工向路网中心报送路况信息更加便捷快速。

        这批大学生养路工,甘愿比同龄人经受更多的暴晒和风雨。养路工的工作本身,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变化。年轻的优势就是快速适应,并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而所有对未来的期待,都来源于现实中的坚持与努力,新一代的养路工们应是有备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