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西芹镇高坪村有个“6+1”民间乐队

27.08.2015  17:27

  农历六月十五,延平区西芹镇高坪村第八届民俗文化节如期而至。舞台边,一支民间乐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一支笛子,一架电子琴,以及四把二胡,是眼前这个民间乐队所有的器乐组成。乐队在2年前自发组成,队员们原先大多是唱过、演过当地南剑戏的传统艺人,平均年龄都已过60岁。在民俗文化节公开演出这天,他们不约而同,像统一着装似的——深灰色西裤搭配浅色衬衫,质朴而庄重。

  “虽然我们都是业余的,但平时只要一有空,就喜欢聚在一起弹弹唱唱,彼此间很有默契。”现任西芹镇高坪村南剑戏剧团团长,也是这个民间乐队负责人的刘文龙满脸笑容,一一向记者介绍起乐队队员们,“这是笛子手陈桂生,那是电子琴手刘忠信,黄松榕、刘火友、刘火生这三个和我一样拉二胡。”

  马上要上台表演了,他们各自拿着自己的“家伙”和板凳,从容地走上前。记者无意间发现,在他们之中,还有一个着装略显不同的男子。在演出时,他悄悄坐在了后排,拉奏着手风琴,同样很陶醉。

  “为了这次的演出,我特意去买了这台手风琴。”廖炳琳告诉记者,他说自己是这个民间乐队的“临时工”。40多年前,他作为知青,与高坪村结缘,住在本村村民陈桂生家里长达4年之久,因此也结下了很深的情谊。不久前,作为乐队笛子手的陈桂生无意间提起民俗活动当日的演出,希望能有个手风琴的加入,于是廖炳琳二话不说就来了。

  于是现在,他们组成了一个全新的“6+1”民间乐队。“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刘文龙说这已成为他们这个民间乐队所有队员们的共识。他们希望,通过他们的弹唱,通过民俗文化节的活动,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当地的传统戏剧——南剑戏,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它,甚至爱上它。

  “2013年,延平区地方戏剧南剑戏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我们还在筹备向省上申报。”作为南剑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的刘文龙告诉记者,他十分高兴这个乡村乐队能有新成员的加入,并期盼着更多的年轻人加入。

  来自高坪村的民间乐队,热闹了寂静的乡村。正如古音南剑戏里的唱词,多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记者手记

  传统的器乐二胡、笛子和现代的电子琴,以及西洋乐器手风琴,在这个民间乐队里实现了“混搭”。当我问他们这些器乐何以融合?还共谱一出美妙曲调时,他们几乎给了一样的回答:因为快乐是相通的。或许民间乐队并不如正规乐队专业,但他们信仰的都是“音乐使人愉悦”的初衷,正如他们始终想把他们曾经学唱、表演当地传统戏剧“南剑戏”的快乐传递出去一样。

  采访过程中,他们多次向我提及南剑戏的传承,他们说,学唱“南剑戏”也能来个老、中、青三代人的“混搭”,从而使传统的南剑戏曲调源远流长……“当我们这辈人都不在了,本地的南剑戏是不是也一起带走了?”我清晰地记得刘文龙说这话的神情,原本灿烂的笑容瞬间凝固,并低低地望着门外。我想,此刻他们在面对“南剑戏”传承的现状以及它未来的发展,还都是很茫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