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劭强:“22人零分”需要细节还原

23.05.2014  20:41

  昨日上午10点,针对网络上“云南省公务员考试一岗位23人参加22人零分”的事件,云南省公务员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出回应:22个零分人员属缺考,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21日上午11:31,新浪网友“@冰山筱太阳”发布微博,称在公布的笔试成绩中,“童鞋们发现西山区税务局岗,岗位代码:0112996002,只有一个125.5分的第一名成绩,其余22人成绩全部为零分,求围观,求核实。”(今日本报B08版)

  在时隔一天之后,就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云南省相关部门的回应速度不可谓不快。虽然,时长仅为1分35秒的新闻发布会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并可能对新闻发布会的质量和效果产生质疑;但是,真相总是逐渐接近的,在一天的时间内想让当事部门作出详尽的说明也不太可能,他们只能尽量给出已经搜集到的事实,这也是一种务实的态度。所以,一个理想的情形是,有关部门能够对事情深入调查,并以信息公开的形式,将最终的结果公布于众。

  深入调查,就不能浅尝辄止,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是向前一步,找到事情的真相。以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信息为例,22人零分的原因是集体缺考。这个理由当然成立,缺考的结果当然是零分。只是,这个结果本身就有疑问,就是一个违反常识的结论——缺考并不稀奇,集体缺考只剩独苗就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实在是一个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而调查这个事情并不复杂,只要将22名报考考生的信息找出,并一一进行回访、查验即可。如果,这22人的行为真的是巧合,那只能说明无巧不成书,只是一场匪夷所思的误会;而如果,这22人的行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就应该将这些联系揭示、还原,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所谓信息公开,就不能关门调查,让信息终止于内部,而是有一说一,让真相清楚呈现。新闻发布会是信息公开的常规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不止一次。当新的调查结果出现时,应该以这种有效的形式将结果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如果,那时事实更多,就应该增加新闻发布会的时长,增加现场记者的提问,这些环节并不是自找麻烦,而是借助事实和公开的力量,将事实传播出去,让自身的公信力得到保持——公信力并不意味着不出任何问题,公信力来自有问题必然严肃处理。因此,不管调查的结论如何,都应该将其及时而完整地公开,这是舆论引导的唯一法宝。所谓舆论引导早已不是信息屏蔽和选择性公开,舆论引导其实就是实现信息的对称。

【责任编辑:徐梦晓】【值班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