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2015.10.19:有比较,方能自知

19.10.2015  17:02
日期:[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 读书 --版次:[ 13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谈“闽派翻译”——

有比较,方能自知

本报记者 树红霞

      “认识世界后才能认识自己,没有比较往往生不出自知之明。比较用什么途径?翻译是重要的一环。闽派翻译大师严复、林纾长期从事翻译,比较的眼光就显得特别锐利。”谈及翻译和比较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如是说。

      从2015闽派翻译高层论坛到2015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再到福建工程学院苍霞学术讲坛,陆建德在多个场合多角度阐述闽派翻译。他认为,我们与闽派翻译大师还需要再近些,尤其是对严复、林纾的研究还可以深挖。

      ◆ 翻译和比较,自我认知的前提

      陆建德何以如此看重比较的眼光?他给出这样的解释:一个人可能一直属于某个文化,但要对这种文化有更深的认识,需要保持一点距离,有时要通过他者的眼光来回观自己。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人未必知道家乡的特点。

      中国传统士大夫多半不学外文,不大注重其他人怎么看我们,比较的概念就淡一些。鸦片战争后,他们当中的先进人物开始睁眼看世界,推进道德和价值理念的重构。继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后,闽派翻译大师大量翻译西方经典著作,最典型的就是严复提出通过翻译“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清末民初,大量的翻译工作催生了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都是翻译家。他们积累了阅读翻译作品的经验,比较的眼光随之产生,对自己的优秀文学传统会有深刻的体会,对文化上的盲点也会有所警觉。”陆建德举例说,严复在翻译过程中通常写按语,分析我们为什么这样;林纾翻译《鲁宾逊漂流记》,讲述一个人能活下来,心里有所寄托就心安,其目的是在这基础上批判中国传统社会的文人。

翻译多了,会有这种意识,知道别人做事的行为方式,就有令人惊讶的远见。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传统士大夫开始从当初的不适应到慢慢适应,学会容忍其他人看我们的态度。许多知识分子通过翻译和比较,意识到怎样“弃我”。

      在陆建德看来,我们强调翻译的作用,并不是说翻译的就是先进的,自己的就是落后的,但翻译的东西总会有新的地方,看事情的视角会不一样。如果我们真的变得自信和强大的话,就有很多可能用的资源,因为有时你自己有的资源受局限以后,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就受局限,所以有很多东西确实是需要翻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翻译过来的,所以不要否定翻译的过程,应该肯定翻译对中国现代化作出的贡献,把开放的路线延续下去。

      ◆ 对外面很了解,走出去才顺畅

      走出去的前提是什么?对外面有相当程度的了解。陆建德认为,如果对外面不太了解,比如,晚清一汉族读书人拼命去介绍小脚之美,效果就很差,所以有时候怎样走出去跟你对外部的发展趋向有所了解有联系,这方面的知识多多益善。

      说到底,翻译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离不开对所涉及的两种语言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否则就会犯错误。

      “在自己固有的传统里写失意是理所当然的,有了比较之后就不一样了。理想的选择应该是,以开放的心态,通过翻译和比较,更真实地认识自我;以开放的心态,融合整个世界。”陆建德说,我们的文学作品要体现出对他人的关爱,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不要有过多的勾心斗角,要有诚意有爱心,这样文学作品走出去的道路才通畅。

      严复被称为“西学第一人”,应该说,他对西方社会的理解远远比同时代的中国人要深刻。严复以开启民智为己任,特别关注社会上下一体、和洽之情。他发现,传统文化里比较讲恕道,要有爱人之心。但传统的故事里有大量复仇的内容,复仇的后果往往是社会一盘散沙,形不成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因此,严复临死还在说,“任何东西都有一个群的观念”。

      “译界之王”林纾始终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他后悔自己不谙外文,认为学习外文对翻译、对国家都极为重要。他把当时出版的外国书籍的译本买来阅读,以便熟悉外国作品的风格和写作技巧;译介完成数部外国小说后,他深感西洋小说内容新鲜,写法奇妙,还说过要采用哈葛德和狄更斯的笔法写小说。因此,“林译小说”中保留了许多西方文化原汁原味的表达方式。

      文化交流不能忽视翻译之功。只有通过翻译,认知世界,学会比较,我们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文化一直在交流中融合、变化,不是停滞不前的。因为即使讲到传统,也不是固定不移的,要用马克思主义发展变化的眼光看翻译。

      ◆ 学习闽派翻译大师的社会情怀

      陆建德很敬佩闽派翻译大师,尤其是严复、林纾。“对严复和林纾留下的翻译和比较的成果应该给予更积极的评价,思想资源要多样,比较的眼光要深入。”陆建德说,福建翻译家是我们的精神资源,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扬其文化精神,不要让好传统到了我们这一代变得默默无闻。

      从事翻译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选择的眼光,尤其是对社会负责的眼光,像福建翻译的几位先贤,对现代中国的转型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并不是单纯的翻译作品,而是有强烈的社会关怀,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闽派翻译大师的作品,陆建德强烈地感受到其中洋溢的爱国情。他们跟当时很多人的观点不一样,对中国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一种预见,所以不希望看到过分惨烈的事情在中国发生,历史的进程可能说明他们不一定正确,但在今天看来,他们标举的对国家社会负责,在社会安定团结的情况下实行改变,显得特别有意义。“渐进主义是我们以往的思想传统里不太强调的,但在闽籍翻译家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方面的资源可以挖掘。”

      说到林纾,陈建德有说不完的话。“晚清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应该怎样改革,集矛盾于一身的林纾实际上也主张变革,但他希望新旧融合,在学问、实业上下功夫,不要为一些无用的概念所迷惑。他对自己的国家抱着善意的敬畏,担心激进派被外国所利用,这是有根据的。他对很多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也有反思,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谈及严复,陆建德给予很高的评价。在他眼里,严复翻译的成功,不但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认识,而且推动了整个中国现代化转型,对严复当时的批评性言论应该有一个更积极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严复翻译的目的性及其主体性的发挥对现阶段的翻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我们对严复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比如,严复读了哪些书、他的知识背景如何,我们了解得很有限。

    “福建是近代中国翻译家的故乡,名家辈出。这一好传统一直在延续。目前,福建学界有很多学者致力于翻译,还有一些不是学界的,也在从事翻译。福建翻译事业蒸蒸日上,让人欣喜。”陆建德说,尽管翻译界还面临不少难题,但随着国力增强和对翻译的愈发重视,类似待遇偏低等难题都将得到很好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