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年来北京沙尘天气年均不足3天 10工程抑制沙源
曾经肆虐北京城的沙尘暴,距离市民越来越远了。
6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北京的风沙源得到有效抑制。沙尘天气由上世纪50年代的年均31天,降到了2010年以来的年均不足3天。
北京历史上曾经频繁受到沙尘天气的困扰。上世纪70年代,还一度被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2000年起,本市相继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治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平原造林等10大工程,通过构筑山区、平原和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屏障,形成点线面、网带片相结合的绿色防护林体系,抑制风沙源,降低沙尘暴发生的规模和频率。
昌平西部的南口、流村地区,过去是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因为常年挖沙采石,区域内大小沙坑连绵不断,一到起风季节,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这两年,昌平区开展平原造林工程,在沙坑上客土、种树,把原先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汪洋绿海,见风扬尘现象也随之大大减少。
潮白河怀柔段堤岸西侧,过去也是挖沙采石比较集中的地区,形成了6000多亩的大沙坑,有的深达七八十米。经过连续两年的平原造林,已有5700多亩沙坑披上绿装。
还有大兴永定河两岸、密云西田各庄风沙口、延庆康庄风沙口……经过数十年的植树造林,这些北京主要的风沙危害地区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治理。
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全市林地总面积达到108.2万公顷,林木绿化率达到57.4%,森林面积7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0%。气象资料显示,北京的年均沙尘天气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年均31天,降到2010年以来的年均不足3天。
在推进治沙工程的同时,本市还建立了沙尘天气的预警机制,分黄、橙、红三个预警级别,在大风、沙尘天气来袭前的24小时到12小时做出预报,提醒有关部门和市民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记者 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