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狮舞伡鼓振 非遗三绝动四方

18.02.2017  17:05
  •   福州新闻网2月18日讯(福州晚报记者)元宵节已经过去了,但是那“不闹不欢”的情景依然在眼前。

      在福州地区,有很多闹元宵的传统活动:仓山高湖舞龙灯、连江仁山拉线狮、福清新厝伡鼓舞……这些举全村之力办的闹元宵活动,都已经传承了数百年,让福州人的元宵节更加欢腾、热闹,又富有文化内涵。

      由福州晚报与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福州非遗探秘”栏目,本期带领读者一起回味这几个地方的特色元宵民俗活动。

       仓山高湖舞龙灯,舞法源自皇家

       18米长龙 夭矫翻腾三百年

      “吐水穿云又抢珠,龙灯舞技数高湖。翻身扳肚尤灵健,变化如神首尾无。”仓山区盖山镇高湖村的舞龙灯表演曾让清代著名学者郑骊生印象深刻,作诗赞叹。

      如今,这条在仓山高湖村飞舞了300多年的龙,依旧勇猛不减。2009年,高湖舞龙灯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年元宵之夜,舞龙队赴闽侯表演,福州晚报记者跟随到现场,感受高湖舞龙灯的魅力。

  •   赵其春扯动手中钢丝,手势不断变幻,脚下腾挪跳跃,随着巡游队伍边走边舞。

       【看场面】舞动“九节一珠”翻腾气势夺人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闽侯洋里乡洋里村都会举办传统民俗活动。热闹的场面自然少不了高湖舞龙灯的身影。

      这是一条18米长的黄龙,威严有神。每节以竹编骨,以木作柄,纱布染色、上油、绘甲为龙被,连同龙头和龙尾成为九节布龙。

      高湖舞龙队的领队吴明忠介绍,这“”有“九五之尊”之意。表演时,一人舞龙珠,另9人各持一节,“九节一珠”大有“十全十美”之意。高湖龙灯也有不同的色调,有红龙、白龙、青龙、黄龙等。

      下午4时许,活动开始。锣鼓开道,彩旗飘扬。高湖舞龙队以龙舟造型出场,村民们纷纷围观。

      队员们上身穿黄色汗衫,下身穿红色裤子,腰扎一条红腰带。“外八翻腾”“盘龙戏珠”……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声,只见黄龙时而腾起,时而俯冲,时而穿梭,时而戏耍,时而摆造型,蜿蜒翻腾,变化万千,气势夺人。跳、越、跨、翻、转、腾、跑……这场精彩的舞龙表演令人拍手叫绝。

  •   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声,黄龙时而腾起,时而俯冲。

       【讲历史】村民进城当差学会衙门舞龙

      高湖舞龙灯俗称“龙灯舞”,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说,当时高湖桥南自然村有一位赵姓村民,在福州府将军衙当差。衙内每每逢年过节,均以舞龙灯欢庆自娱,这位村民极感兴趣,故而专心学得舞龙技艺,回到乡间传授村民,从此高湖便有了舞龙灯。

      年过六旬的吴秀霖一家三代都曾效力于村里的舞龙队,他从十几岁开始接触舞龙。他回忆,早期的高湖舞龙灯龙节内,节节都插点蜡烛,夜间舞动时,闪烁明亮。舞龙表演时,还有凤、祥云共舞。后来,表演形式慢慢改变了。

      高湖舞龙灯的舞法,出自皇家派系,与各地民间龙队的舞法有极大差异。

      高湖舞龙队的领队吴明忠介绍,高湖舞龙灯的舞法有严谨的规范,主要以正副太极起伏的形态,配合各种串结花、解结花的复杂组合变化,进行跳、越、跨、翻、滚、转、腾、跑、缠、抢、戏,呈现龙人形象,舞出龙腾起伏的无限神韵,表演具有流畅、飘逸、典雅的风格特征。

  •    【话传承】青运会开幕式舞龙好手献演

      高湖村有着厚重的舞龙文化底蕴。高湖有6个自然村,村村都有俗称“把社”的舞龙队,相互竞技,相互学习。

      “把社”活动最盛时期,连七八岁的孩童也以草绳扎成龙,模仿大人舞龙嬉戏,故有“高湖龙灯草绳编”的俗谚传世。

      1994年,高湖村村委牵头,从6个舞龙“把社”中挑出了舞龙好手,组成了高湖舞龙队。如今的高湖舞龙队约有30名队员,年龄层次从“60后”到“90后”都有,大部分队员的祖辈都舞过龙。

      近年来,高湖舞龙队接连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级舞龙赛事奖项。他们1997年赴比利时参加第四届欧亚杯国际龙狮邀请赛荣获金奖,2003年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出访新加坡,2008年在第六届全国农运会上荣夺舞龙项目三金二银以及二个一等奖,2015年还登上首届青运会开幕式的舞台。(记者 马丽清/文 陈建国/摄)

  •    源于雍正年间的连江仁山拉线狮,至今仍人气高涨

      几根拉线隔空操控,龙轿内的狮子腾跃扑抢,活灵活现,火球冲天,金光四射。每年正月,只要走进连江潘渡乡仁山村,独具风格的拉线狮表演必是最具人气的一项民俗活动。

      作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仁山拉线狮,源于清雍正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今年农历正月十五,在喧天的锣鼓鞭炮烟花声中,福州晚报记者一行来到这里,过了一个拉线狮舞起来的元宵节。

       走村串巷一路欢腾热闹

      仁山村有仁山、坂头、汾潭、汾潭岐、南峰山等五个自然村,沿敖江两岸集居。当晚的拉线狮巡游,将要走遍这些村落。

      傍晚时分,赵其春和两个徒弟逐一检查线狮龙轿的钢丝牵引各个细节。拉线的穿结是线狮表演的关键环节,每一个穿孔都必须细致认真。

      今年56岁的赵其春,打小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学习表演线狮,后来拜师赵名其。他不光会线狮表演,就连线狮龙轿整套道具,也是他亲手制作。

      夜幕降临,一轮满月正升起在敖江之上,巡游队伍集结出发,尽管巡游的开路先锋通常都是舞龙灯,但同为保留节目的仁山拉线狮,丝毫没有逊色。斑斓绚烂的满天烟花下,踏着“狮舞鼓”欢腾热烈的节拍,龙轿中狮子起舞腾跃。

      锣鼓声激烈高潮处,狮子腾空扑向龙珠,轿前一人手持火把,火焰同时喷起,火光中,线狮凌空飞腾,双眼如炬放金光。

      全村人几乎都出动了,上百人跟随着拉线狮走村串巷,兴高采烈,每到一个村,家家户户都以漫天的烟花爆竹相迎。据介绍,狮子在民间有“镇邪恶,保平安”吉祥如意的象征。

  •   钢丝穿过固定在狮架上的滑轮,控制起来更灵巧。

       看似无章可循实则大有讲究

      线狮表演,看似手舞拉线变幻万端,毫无章法,实则却大有讲究。狮子舞得好不好,能不能“”起,全靠龙轿背后的两位拉线人。

      他们一人操控狮子,一人控制龙珠,两人身体后仰,左牵右扯,扯动手中钢丝,手势不断变幻,脚下腾挪跳跃,随着巡游队伍边走边舞。这是很耗体力的活,但观众会被他们手舞足蹈、如痴如醉的劲头而打动。在他们的操控下,狮子有时憨态可掬,有时威猛慑人。

      村里的郑和平老人介绍,线狮主要通过头索、尾索及腮索拉动,使线狮摆首、腾跃、扑抢等,加上灯光变幻、喷火、锣鼓节奏快慢的配合,令狮子灵巧自如,栩栩如生,又紧张激烈。

      与传统舞龙舞狮所不同的是,仁山拉线狮更讲究技巧性,是一项集舞蹈、娱乐、体育于一体的民间传统绝技。拉线狮表演中,艺人要训练的不只是肢体动作,对滑轮、钢丝、狮架的操控更要烂熟于心。拉线表演者至少要经过两年以上的练习实践,才能达到娴熟的表演水平。

      拉线狮不仅是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更考验着团队协作的默契。拉线者每个人平均要抓两根拉线,一个搭配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体的表演效果。

       代代口授心传不变的是匠心

      随着时代变迁,仁山拉线狮的制作技艺在坚持传统中有所创新。

      当晚表演的拉线狮和狮架,是上世纪20年代初仁山村民赵唐德、赵先德经过仿制加以放大的。狮体用竹篾制骨架,外用麻线捆扎制成狮身,狮身长1米、宽0.4米,重约8公斤。

      过去线狮的体型比较小,重量轻。拉线原先用麻绳,狮毛用棕丝制成,现在则改用钢丝,操控起来更为灵巧自如,狮身彩鬣用特殊塑料丝制成,狮子形象神态更逼真。

      在过去,仁山拉线狮这一传统技艺,只在亲族间口授心传眼观代代传承,并无多少文字记载,曾经一度濒临失传。

      如今在仁山村,主要是赵名其和赵其春这两个作为领头人,负责村里的拉线狮表演事务。年轻一辈的,有赵其春的两名徒弟赵浩、赵义绿,二人经过多年跟班练习,如今也是线狮表演的好手。

      虽然对这门祖传的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不少,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乡民离乡进城,能够全心专于线狮表演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潘渡仁山拉线狮手艺人来说,他们仍满怀期待地坚守、传承。

      2010年,仁山拉线狮首次登上国际性舞台,与陈靖姑信俗传统舞蹈一同代表福州赴上海世博会展演。至今在村里,乡民们仍会时时说起这桩盛事,引以为豪。(记者 张维璟 万小英 张剑峰/文 陈暖/摄)

  •   伡鼓就是将大鼓置于带轮子鼓架小推车上,二人推着,一人击鼓指挥。

       福清50人“娘子军团”擂响战鼓

      2月7日元宵节来临前,在宁静的福清新厝镇硋灶村,伴随着铿锵的锣鼓钹声,一支50人“红色娘子军团”穿巷而来。

      一人举大旗作前导,4人手持宝盖凉伞领先,其余队员持钹、凸脐锣等排成两行纵队紧随其后,而直径一米的牛皮大鼓则置于带轮推车上殿后压阵。鼓手击节指挥,时而敲鼓梆,时而震鼓边,时而击鼓心……如蹄声乍起,似闷雷滚过,若大炮连轰。雄健浑厚的鼓点与铿锵清脆的铜响相互交错,喧天巨响,令人惊心动魄。

      这是新厝镇闹元宵的传统活动——伡鼓舞,有着400多年的历史,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伡鼓舞还为新厝镇赢得了“中国民间伡鼓艺术之乡”的美名。

       女舞者插花抹粉

       持伞敲锣击鼓

      新厝镇位于福清市“南大门”,伡鼓是当地特色民俗活动,盛行于各村。每逢节庆活动,各村伡鼓队“出动”环村游行。队伍通常由一面大鼓,数十对大钹,两面大锣和两面凸脐锣组成:一旗手持一横幅为前导;四把彩色宝盖凉伞一字形横队领先;钹、锣依次双行纵队居中。因大鼓置于带轮子鼓架小推车上,二人推着,一人击鼓指挥,故名伡鼓。

      “新厝镇16个行政村中有14个村有伡鼓队,共有28支。”新厝镇宣传委员陈春利介绍,全镇服务于伡鼓队的队员人数高达1500多人。伡鼓舞表演时,一般由数十名老中青妇女舞者抹粉涂红,插眉插花,组成的“四手”(伞手、锣手、钹手、鼓手),随着鼓点击打奏的指挥而表演各种变化无穷的动作、舞步、造型、套路和花样。“如今,每个村都对伡鼓舞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表演方式。

       伡鼓源于明代

       与戚继光平倭有关

      伡鼓源于何时?非遗保护工作福清专家组成员郭成辉介绍,这还要从一段民间传说谈起。

      郭成辉是新厝人,从小就听说过伡鼓与戚继光有关的故事。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兵从浙入闽,赶赴兴化府平倭,由于兵力分散追剿残倭,戚将军邀民间壮勇负鼓擎旗参战,以迷惑敌兵,顿时鼓声如雷,喊声震天,使残匪吓破了胆而束手就擒。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不断编译创新具有战鼓之威风的伡鼓舞。该活动传承至今,一般在节日里表演,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   小鼓手敲起大鼓有模有样。

       有莆仙文化印记

       各村舞者装饰各异

      郭成辉介绍,伡鼓舞起源于战争,原来由男子来表演,后来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同时因当地大多数男子出外谋生,留守者多为女性,因而许多农村妇女纷纷组成了伡鼓队伍,还编排出了许多新花样,譬如加入了凉伞等。

      “新厝伡鼓舞具有明显的莆仙文化特征,比如舞步、服装等。”陈春利介绍,新厝与莆田市仅一桥之隔,全镇95%以上人口的方言为莆(田)仙(游)语系,因此其民间习俗相近。新厝伡鼓舞和莆田当地的车鼓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只是不同地域演变出了各自的风格。

      采访中,福州晚报记者注意到,大澳伡鼓队的妇女们头戴红色绢花,衬着绿色新鲜柏树枝。一位大姐说,每个村的装束不同,她们村流传下来的装束就是要带花,这是莆田的习俗。

      为了让古老律动焕发新生机,2014年新厝镇硋灶中心小学将伡鼓舞作为乡村少年宫特有课程引入课堂,而且为了适合孩子们表演,还做了创新,加入了童趣的动作等。这样的传承仍将继续。(记者 万小英 陈丹/文 陈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