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龙文法院 “家庭课堂”实现5+2≥7

11.08.2014  09:59
  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期待和梦想。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人民法院将这个梦想融入少年审判工作理论创新与审判实践创新当中,发挥“功夫下在槌外”精神,首倡“家庭课堂”理念,持续激活家庭教育关键点,拓展到“从学校到全社会参与,将社会责任引入少审”的全过程和全覆盖,在孩子放学后尤其是周末两天的“家庭课堂”教育上大做文章,避免“5+2=0”,实现了“5+2≥7”的良好社会效果,最近他们的做法得到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

  ■案前多重预防

  给躁动的青春上道锁

  “听了法官讲的课,学习到很多教育孩子的知识,以前忙着打工赚钱没顾得上孩子的教育,今后我们一定会注意。”6月2日,龙文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家长会上,龙文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陈婧怡结合案例、心理学知识给150名学生家长上了一堂题为《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爱》的课程,一名外来打工的学生家长上完课后充满感慨。

  从今年开始,龙文区辖区24所中小学的家长会中,均增设了一个新环节——“家长课堂”,这是龙文法院“家庭课堂”系列活动的一个方面,也是该院前移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落脚点的一个重要尝试。陈婧怡认为,家庭教育缺位、法律知识缺失、自控力不足等因素是未成年人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她给记者讲了一个她近期刚刚宣判的案件。

  16岁的初中在校生小伟,跟着务工父母从贵州来到漳州。在迷恋上网络游戏又没钱上网吧的情况下,以暴力殴打、口头威胁等方式多次强行索要低年级学生小军钱财共计600余元,某次到小军家中要钱的时候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案情很简单,却让审理案件的陈婧怡十分痛心:“他们以为这只是几十元钱的小事,孩子的家长也以为赔了600元钱就没事了,没想到已经触犯刑法。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却总是被忽视。孩子每周5天在校园接受的良好教育很可能会被周末2天家长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完全抵消,变成‘5+2=0’。”

  为了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实现“5+2≥7”,龙文法院集合法官、检察官、教师等各界人员打造“家庭课堂”教育团队,在工厂中结合员工大会,在校园里结合家长会、法制夏令营开展宣传教育。“家庭课堂”专门制作涵盖子女抚养、安全教育、思想培树等内容的PPT课件、教育图册进行授课,引导父母关注自身成长,为孩子树立正向榜样。今年来,已为近600个家庭打开家庭教育的眼界,更新家庭教育的知识,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一个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说,通过“家庭课堂”的教育学习系列活动,让他们掌握了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躁动的青春有人抚慰,有了沟通的地方。

  ■案中全程引导

  给脆弱的心灵以温暖

  “爸爸妈妈,我们一起回家喽。” 6月16日,龙文法院少年庭办公室里,刚刚还躲在妈妈怀里啜泣的玲玲终于破涕为笑,牵起父亲张某与母亲李某的手,一家人欢欢喜喜回了家。张某与李某系自由恋爱结婚,女儿玲玲出生后,二人就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今年2月两人争吵后李某一气之下带着玲玲回到娘家居住,后诉至龙文法院请求与张某离婚。

  庭前调解时,主审法官努力做双方和好工作,但李某坚决不妥协让步,双方不欢而散。开庭当天,张某没有出现。法官没有轻易作出判决,积极组织第二次调解。6月16日,李某带着玲玲来到法院,她反映玲玲因父母矛盾的事情精神上受到了很大打击,甚至有过轻生念头。调解中双方再次言语不和产生矛盾,玲玲看着父母的激烈争吵,受到惊吓号啕大哭。主审法官让书记员把玲玲带到心理辅导室玩游戏,自己则对二人进行了劝解。主审法官耐心倾听李某和张某的心声,并启发二人回想恋爱时的美好时光,为了孩子多做换位思考。谈到动情之处,夫妻双方不禁泪如雨下,愿意和好。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孩子的创伤,龙文法院在少年审判中设置家庭课堂教育特色流程,庭前:将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有关法律规定整理成《亲子权利义务告知》、《未成年人家庭保护提示》,随当事人权利义务须知书一并附送。庭中:设置家庭课堂教育环节,坚持教育引导,通过亲情感化帮助家长妥善处理家庭矛盾,正确看待子女抚养教育问题。庭后:开展关爱帮扶,为失足未成年人的家长提供系统、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制定监护教育计划,联合社会力量帮助失足少年回归社会。引导离婚夫妻签署抚养、监护承诺书,妥善解决未成年人子女的抚养、探视纠纷。

  2013年以来,该院共挽救了51个即将破裂的家庭,引导83对夫妻签署抚养、监护承诺,妥善解决了76名未成年人的抚养、探视问题。

  ■案后落实帮教

  助迷途少年重获新生

  去年12月,小张因酒后强奸未遂涉嫌犯罪被诉至法院。小张的父亲生气地表示要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开庭时其父虽到庭,却没有看儿子一眼。看到父亲的冷面孔,悔恨交加的小张泣不成声。最后小张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宣判过后几天,青少年事务中心12355热线接到小张母亲的电话,说宣判后小张父亲心里也很痛苦,成夜地睡不着觉,现在小张被关进去对家庭已经是一个打击,不想因此让父子关系决裂,家不成家。希望法官能帮忙解开小张父亲心里的结。值守热线的志愿者获悉这一消息后,认为如果能修补好两人的父子关系,将更有益于小张改过自新,故决定对小张的父亲做心理咨询服务。

  今年1月22日,12355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庄老师来到小张家中和小张父亲进行了交流,引导他正视孩子犯罪的问题。临别,庄老师还给小张父母布置了一份神秘的“作业”。春节前,12355工作人员和主审法官到未管所给小张送去御寒衣物和小张父母完成的“作业”——一段慰问视频。“你要好好表现,家里一切都很好,爸爸妈妈等你回来。”看到父母两人的影像时,一度一言不发的小张哭了,当场表示要好好改造。

  这只是龙文法院延伸帮教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家庭课堂志愿服务队共开展了50多场家庭教育志愿宣讲、关爱慰问活动。“12355”服务热线已为近800位家长连接热线电话,提供心理疏导、困难援助等志愿服务83人次。

  “每个青少年都似一株幼苗,全方位的社会培育是其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为此法院制定了《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工作实施细则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意见》等规定,辅助开设法庭爱心信箱、“心愿树”、专业心理沙盘等,龙文法院的法官们正用脉脉温情呵护着一棵棵幼苗,用宽容之心铺就一条失足少年重塑人生、感恩回报之路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