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两栋家属楼成“楼歪歪”楼顶偏出约12厘米

22.05.2014  19:44

  东南网5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 李贵荣 文/图)家就在眼前,然而不能居住。

  昨日,郭女士的家门口,拉着警戒线。她匆匆回到家中,搬走一台冰箱,就与自个的家作别。

  郭女士住在龙岩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家属楼。家属楼一共两栋,如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倾斜。与郭女士一样,有家难回的住户一共有20户。

  连日降雨,担心意外发生,16日,当地政府部门劝说他们搬离,并把他们安置到酒店。而楼体倾斜的原因,被指与附近一在建工地施工有关。

  反映:房子地面四处开裂

  这两栋家属楼,位于龙岩北路,都是5层高。昨日上午,导报记者来到该家属楼,屋外拉着警戒线。大雨倾盆,有人在雨中值守,以防有人进入该楼。

  郭女士告诉导报记者,这两栋家属楼建于1992年,为砖混结构。这两年地面开始出现裂缝。她说,最初的裂缝,就像尼龙线一样细,“那时,大伙都没太在意,以为是正常现象”。“但后来,裂缝逐渐变长、变宽。”郭女士说,“有的裂缝都可以伸进手指了,有点可怕。

  昨日,郭女士带导报记者来到家属楼一楼。导报记者注意到,裂缝主要出现在墙体与地表的连接处。此外,家属楼的排水沟,也出现了多条裂缝。

  除了这些裂缝外,郭女士还说,家属楼前一堵围墙也发生了塌陷。

  测量:两栋楼楼体均出现倾斜

  而最让住户担心的,并非这些裂缝,而是两栋家属楼已经出现了倾斜。郭女士说,春节后,大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这引起了住户的恐慌,郭女士等人立马向相关部门反映此事。为了拿出证据,住户还自制“房屋垂直度测量器”。

  这种自制的测量器,仿照“立锥”,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与细绳子组成。细绳的一头,贴着楼顶外墙。然后,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从楼顶缓缓放下。

  郭女士说,如果房屋没有倾斜,那么细绳与墙体的宽度就会保持一致。而测量结果显示,细绳子与墙体的宽度差,楼顶与地面差了12厘米。

  而她认为楼体倾斜的另一个证据是,楼房的过道扶手断裂。“扶手断裂,这是拉伸的结果,房屋出现了倾斜,才会产生这么大的拉伸力。”她说。

  原因:居民称与在建工地有关

  至于房屋倾斜的原因?郭女士等住户说,或许与附近一施工项目有关。“这个房产项目紧挨家属楼,开始施工时,挖地基打桩,两栋家属楼都会震动。”郭女士说,家属楼地面的裂缝,也恰好在工地施工后出现,随着这个工地工期拉长,家属楼楼面裂缝也在逐渐变得更长、更宽。

  也有住户分析称,可能是在建工地挖地基时要抽走地下水,这导致家属楼地表下的水源被引走,从而导致了地基下沉、地表开裂、楼体倾斜。

  对于这个说法,昨日,导报记者来到该房产项目售楼部了解情况,但是未采访到相关负责人。

  郭女士说,对于房屋倾斜的原因,龙岩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新罗区、龙岩市两级政府部门,多次派人到家属楼了解情况。

  她说,新罗区住建局的相关领导,还带着专业人士到家属楼现场察看过。相关部门已经表示要尽快查明原因,解决此事。

  处置:市领导连夜动员搬离

  “在房屋出现倾斜之后,每晚都睡得不安稳。”郭女士说,这两天的暴雨,更是让住户提心吊胆。

  为安全起见,相关部门在暴雨来临后,就来到该家属楼动员住户搬离该房子。“市、区两级政府都很关心我们,一直劝说住户搬离。

  16日,郭女士等住户被安排在龙岩市区的一家酒店居住,吃住都由当地政府提供。但是,有些住户第二天又返回家属楼居住。

  为彻底让住户搬离家属楼,17日晚上11时许,龙岩市副市长陈盛仪连夜赶赴现场,动员住户搬离家属楼。陈盛仪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安置工作,防止居民返回楼内,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要求相关部门妥善解决住户吃住问题,再进一步研究解决方案。

  昨日,西陂街道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目前,20户住户都已经搬出这两栋家属楼。这些住户将在酒店居住5天,5天之后,相关部门会商讨进一步的安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