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今报10月22日讯( 郑德荣 林彧倩) 2009年2月,“70后”军转干部孟祥伟被任命为福州市鼓楼区洪山司法所所长。5年多来,他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忠诚履职,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成功调解150余件民间纠纷,保障了一方社会稳定和群众的安居乐业。
解决矛盾
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孟祥伟践行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2012年12月,福州市西洪路某房屋管理部门使用重型机械翻新、改建老旧房屋,造成附近村民房屋墙体、楼面断裂;改造后的房屋也会影响到部分村民的采光。为此,村民与施工方发生激烈争吵,准备集体上访。接到社区的情况反映后,孟祥伟立即赶往现场,与社区书记、治保主任一起对村民进行劝导,防止事态扩大。经过宣传,村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同意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接着,孟祥伟马不停蹄地深入现场查看、调查,了解引起纠纷的具体情况,随即与施工方进行反复沟通,希望妥善解决纠纷,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经过多次调解,施工方接受了调解建议,决定调整房屋设计、优化施工、尽量避免扰民和影响采光,同时根据村民房屋受损情况给予补偿并由房主自行修复。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一场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的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耐心调解
维护受伤老伯人身权益
调解前置,力求免除双方的诉累,让一方及时得到赔偿,避免身体受到损害的同时精神上再受到伤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是孟祥伟的一贯坚持。
3月中旬,王依伯在福州市洪山桥附近的一家超市购物时,不小心摔倒。超市的工作人员连忙上前搀扶王依伯,并和随后赶来的王依伯儿子一起将他送到了医院。经诊断,王依伯的股骨粉碎性骨折。在王依伯住院期间,超市先行垫付了7000元医疗费。随后,双方就后续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协议。王依伯的儿子认为,父亲摔伤住院就花了4万多元,医保仅报销2万多元,要求超市除赔偿医疗费外,还应补偿后续护理费用。而超市负责人一口咬定只能给予2万元赔偿。孟祥伟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介入,分头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一趟趟地往超市和王依伯家里跑。4月中旬,在孟祥伟的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签订了调解协议书,避免了矛盾的恶化升级。
几年来,孟祥伟身先士卒,打破白天与晚上、工作日与节假日的界限,积极指导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在调解过程中融入法制宣传,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从而定分止争。他参与调解的纠纷成功率在95%以上,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能够安居乐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区优秀公务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依法治省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