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区探索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234”模式
近年来,福州市鼓楼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刻认识到要真正做到把大量的信访事项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必须建立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机制和有效平台,为 “平安鼓楼”和“一流法治城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区委、区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成立了由区委政法委牵头,区信访联席办、区综治办、区法院、区司法局等部门参与的“鼓楼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促进各种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就地解决,初步探索形成了具有鼓楼特色的“1234”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1”即一个中心带动,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鼓楼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原位于鼓楼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因规模较小,于今年6月底搬迁至区法院大楼一层,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主要负责调解辖区内的重大疑难纠纷、跨区域民间纠纷、区法院移交的民商事案件以及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中心设有对外接待窗口,设立医患纠纷、劳动争议、公证、律师和诉调对接等多个调解办公室,相关行政部门集中入驻配合调解,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司法服务和调解服务,受到群众的好评。去年以来,中心共调解矛盾纠纷481件,调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2015、2016年连续两年被中华全国调解协会评为先进集体。
“2”即强化两点支撑,群众解决诉求更加便捷。发挥行政机关和专业性调解组织这两个支点作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使人民群众在众多纠纷解决渠道中能够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增强了便利性、选择性。一是突出司法、行政机关作用,用好“公家”资源。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多重职责,掌握着其他纠纷解决主体所不具备的行政裁量权和社会资源。鼓楼区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通过区委政法委牵头,协调区法院、区司法局,以及卫计、人社、交通、环保等涉及矛盾纠纷较多的行政机关集中入驻,更好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资源优势,能调则调、当裁则裁,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增强公信力。二是突出调解组织优势,用足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专(兼)职调解员、特邀调解员、调解志愿者扎根基层的优势,就地排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发挥辖区律师、省市人大代表等资源集聚的优势,通过权威的分析研判、专业的释理说法,确保调解工作按照法治、规范的轨道运行。
“3”即建设三支队伍,织密调解工作网络。一是加强专业性调解员队伍建设。按照有威望、有能力、有经验、有热情、有知识的“五有”标准,中心配备了7名专职调解员、1名专业律师、1名公证员,同时选聘或邀请知名律师、退休法官、行业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建了调解员专家库,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和调解需要,适时开展第三方调解工作,建成一支精干高效的专职调解队伍。二是加强律师、公证队伍建设。律师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诉调对接等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为此鼓楼区将加强律师服务作为强化调解力量、加快法治鼓楼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省率先开展律师进社区活动,设立律师进社区工作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全区69个社区都配备一名法律顾问,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协助社区化解矛盾纠纷。在全市率先派律师进驻区信访局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实现各部门法律顾问全覆盖,既强化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也能够通过律师服务有效化解群众诉求。在全市率先派公证员参与调解工作。三是加强基层调解队伍建设。在10个街镇和69个社区设立调委会,重点选用群众口碑好、德高望重的社会人士、退休党员干部等担任调委会成员,目前共有调解员、调解志愿者600多名。去年以来,基层各级调解组织调解矛盾纠纷2161起,调解成功率达95%,打通多元调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4”即突出四种对接,优化多元衔接的机制。一是健全“访调对接”机制。为化解已经形成信访案件的矛盾纠纷,中心设立专门对外服务窗口用以接待群众,同时积极对接区信访局,由区信访局引导信访人通过中心的多个调解办公室集中调解、集中办理,实现了矛盾纠纷受理、登记、交办、承办、结案、反馈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实现“一个窗口接待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去年以来,共调解访调对接案件36件。二是健全“诉调对接”机制。鼓楼区作为省会核心城区,2016年区法院承接案件23502件,人均需要办理案件295件。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减轻基层法院的工作压力,中心专门选址在区法院大楼一层,积极对接区法院的人民调解室,根据案情引导当事人以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对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民商事案件,已立案的民商事案件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民事部分,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以非诉讼调解方式或委托入驻中心的调解组织先行调解。同时,群众对调解不满意的,可以当场提出诉讼要求,区法院相应民商事法官及时对接,既提高纠纷调解质效,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去年以来,共调解诉调对接案件73件。三是健全“公调对接”机制。着眼化解由社会治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在人民调解工作室实现公安派出所的全派驻基础上,中心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鼓励人民调解员提前介入,与民警相互协作、共同调解。去年以来,共调解此类矛盾纠纷333件。四是健全定向专班对接机制。为有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和攻坚项目进展,有效对接已预判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大规模上访的苗头性问题,中心成立专门工作组,按照“2+2+N”配备调解的精干力量,即2个属地工作人员,分别由所属街镇和社区工作人员担任;2个司法方面力量,分别由调解员和律师构成;再根据项目建设和信访难点需要,动员离退休党员干部和工商、公安、民政等部门若干工作人员参加。在实践中,鼓楼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有力化解了旧屋区改造祖产征迁、土地边界划分等方面纠纷,有力解决了信访问题的苗头隐患,为项目建设助力、和谐社会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