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教书和育人不再是“两张皮”

19.02.2017  20:41

  当前,一些高校育人工作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难题:专业教师只教书、行政人员只坐班,育人工作似乎与他们无关;当教职工在校内担任学生活动指导老师、嘉宾、评委不能领取津贴后,育人工作更加“遇冷”了。

  不过,黎明职业大学并不存在这个现象。近日,黎明职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松柏表示,学校已建立全员育人工作量化考评机制,规定每位教职工都须承担育人工作,并将育人工作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与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聘挂钩,有效解决了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难题。

  据了解,由于生源变化及育人工作需要等原因,该校近年来着力探索开展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并制订了《黎明职业大学三全育人工作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参照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的有关条款,增加了“育人工作量”,规定教职工学年内须获得“育人工作量”100分,学年内育人工作量未达标者,学年度内育人工作认定为不合格。

  “教学科研工作有人做,育人工作为什么没人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育人工作没有量化,没有与评聘职称挂钩。”王松柏说,因此学校规定教职工学年内“育人工作量”不合格者,当学年奖励性绩效工资下调一级,不得参与当学年各类评奖评优和年度考核优秀,其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年限依据不合格学年数顺延。

  从该校《教职员工三全育人工作得分标准》看到,教职员工得分项目共有教书育人基本分、担任班主任、担任导师团导师、参与学生事务、服务学习、促进就业等6项,其中专任教师、兼任党政职务的专任教师、行政教辅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可获得教书育人基本分60分,工勤岗位教职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可获得90分。

  “除了教书育人基本分外,教职员工须参加其他育人工作来挣育人分。”该校党委副书记庄一民举例说,教师担任导师团导师,可获20分至70分;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根据获奖级别每项可获5分至50分;在校内开设专题讲座,每次可获10分至15分;担任学生活动评委,每次可获4分;带队到企业见习,每天可获2分;推荐学生成功就业的,每次可获5分……

  其中,导师团制度在服务学生成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2015年起,该校在2015级学生中推行导师团制度,以项目申报方式,导师根据专业特长组建导师团,吸纳3至10名专业教师、行政人员、企业人士、毕业生校友等参与组团,导师发挥各自所长,从专业指导、兴趣导学、思想引导、就业帮扶等方面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精细化帮助。

  据统计,2015-2016学年,该校共申报组建专业导师团81个,参与教师522人次;申报组建素质拓展导师团69个,参与教师400人次,实现了全校教师员工全员参与和2015级学生全覆盖。

  如何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参与进来?黎明职业大学人事处负责人说,起初担心教职员工“育人工作量”不够100分,便利用微信群等渠道通知育人得分情况,对个别教师下发“育人预警单”,引导二级学院行政班子帮助他们“找分”“挣分”,同时在学工处网站上设置学生活动预告,引导教师申报项目获得相应分数。

  “每学年末,每位教职员工都须填写‘育人工作量’申报审批表,相关责任部门考核认定给予分数并将结果公示。近几年来,全校教职员工‘育人工作量’都达到100分,大部分教职员工实际得分都在100分以上。”黎明职业大学校长林松柏说,这说明育人工作量化的举措已经深得人心,教职员工参与育人已蔚然成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