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毅清:黄奕找打手逼我放弃女儿 约法院为作秀

10.07.2014  16:27

  今日中午,黄奕老公黄毅清在微博发文斥黄奕的离婚和解是作秀,直指要办离婚去民政局就可以,黄奕约在法院意图不在离婚,而另有目的。

   黄毅清长微博原文:

  7/9上午在事先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一个号称是黄奕律师的人说你已经在法院门口等我了,你还通过朋友说很多媒体在了,叫我快去见面,结果我以为离婚既然签了协议,就该去民政局正常程序办理了,谁知人家是是叫我去法院号称“调解撤诉”,那么那天威胁我签的调解书算什么?是不是觉得过早被传出去没有达到你们要的效果?所以之前改口不承认签过协议,照片对质又改口说有签过但不起法律效应,没有法律效应你们那天威胁我签字算什么意思??

  一个月前,双方家里人碰面,我父母数次意图协调,但却都被你们强硬的态度给回绝了,你爸还放话说你们在徐汇区法院有多少多少关系,多么多么的搞得定!最离谱的是,大概是之前怕我把女儿带走去国外,还让律师通过私交让法院严重违反操作程序在未开庭前对我限制出境(注:纯粹离婚的案件并非金融纠纷案,竟然可以通关系限制我出境!),就仗着在徐汇法院里面有熟人就可以如此明目张胆的知法犯法?跟我们律师亲口电话的录音,还有信息全部都存证了!我倒是很想问问到底是徐汇法院哪个法官可以为了你们做那么大牺牲?现在习总正好就在抓这个,这事情那么大,总会被关注的,我不怕大家拉出来晒晒看谁腰板硬!你们因此导致我7月韩国法拉利挑战赛无法参与,四个赞助商的违约责任导致我因此要赔偿上百万!这些就是你们背后手握“弱者”旗帜对我一次次的侵犯和伤害!我都忍了!

   结果签完逼着我按了手印不说,晚上十点还命令打手强行胁迫抱着孩子的我,去我家把家里东西搜刮了个遍,那几个壮汉把家里抄家一样扫了个光,我手里抱着孩子无能为力,大楼监控拍得清清楚楚

  回到7/4号晚上,跟我说单独聊聊私下和解,我还真信了,就因为你说你把女儿带来,我急着想见到女儿就也没多想,你说了个地点,我傻呵呵的自己过去找你,谁知到了后你叫了七个人高马大的打手强行威胁我签字,逼我把女儿归你,我那时候手里抱着女儿考虑到保护孩子,想想你应该也只是为了名以上的面子,所以无奈下只好签了,,这就是你所谓的弱者是吗?这次全部被大楼监控拍得一清二楚,我慢慢重现你的“豪爽霸气”。用视频说话。看看这位曾经我读小学您却已经高中毕业的“弱者”怎么掩饰自己的。

  该给大家看看你是怎么叫那几个壮汉威胁我,还差点对孩子动粗!以前虽然你不怎么关心孩子,但是每次你东奔西走回来想到她了,你只要跟司机说一下,我都答应让司机带去跟你相处的,因为毕竟你是妈妈,我很希望她能接受多一些母爱!我每天坚持亲自或让阿姨带她去早教,拓展思维,学习音乐,还画画;而现在呢?孩子被你真的当作筹码一样,开始骗我说带去玩玩然后从此再也没给我见过,我从未干涉过一个孩子享受母爱的权利,可你却自私的活生生的剥夺了一个孩子享受父爱的权利。

  6/28你把孩子带走,我一无所知,

  6/29你就递交法院起诉,一切都是计划的如此完美!!

  孩子自从被你带走后,阿姨告诉我从此再也没被允许出过家门,连阿姨带孩子到楼下散散步也不被允许!

  天天在房间里晒不到太阳,不去早教不去接触新鲜空气新鲜环境就被你软禁在家里,你这是爱孩子?

  到底谁在吧孩子当筹码?如果我把孩子当筹码的话,你根本就不会有机会把孩子带走关在家里。

  好,你是妈妈,没错,我也觉得你应该多和她相处相处,可是就因为你的自我为中心,擅自随意的就变换一个陌生的环境,还不许让她和最依赖的爸爸见面,孩子变的异常警惕,也不怎么笑,害怕被人抱,只有你和阿姨才能抱了,这些都是阿姨告诉我的真实情况,我一句没添油加醋。

  你确定你是真的爱孩子吗?孩子的一次性奶瓶内胆一个月后也就要用完了,你知道哪里买吗?他别的奶嘴根本不肯喝,是不是没有我买以后就一直用碗喝了?孩子睡觉你哄得着吗?自从美国回上海后你有真正哄她睡觉,和她一起睡吗?你没有。因为你以前每天不到半夜不会回来,你回来的时候是我给他擦汗半夜换尿布的时候了。

  还是一样,我永远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还原目睹的事实,一切都是真实的。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实在不想拿孩子来干嘛干嘛,所以对于孩子的问题,我不想多说什么了;作为孩子爸爸,被你找来的黑道打手威胁签了协议,然后还去抄我家,都有监控记录,我会让事实说明一切,所以为了女儿,或许,我根本就不该妥协。

  我写的东西,注定会被你们的幕后团队,你的水军,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三观评论淹没,但是只要是个正常人,有判断力的人,就可以判断出文字的真实性为多少了!到底是真爱还是当作筹码,大家判断。写完这些,我想我也已经被你们威胁够了,做好了最坏打算。如果还要黑我,还要栽赃我任何你们形容的泡妞开房家暴之类的,随便吧,无所谓了,人就一条命,活着为口气。

【责任编辑:林少斌】【值班编辑:林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