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企联荣誉会长黄文麟:30年后的信写得更从容

24.07.2014  08:46

福建省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荣誉会长黄文麟聊起了两次“发信”背后的故事

    新华网福州7月24日电(记者 谢丹)《请给我们“松绑”》,30年前福建55位厂长经理的这封呼吁信,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30年后,福建30位企业家再次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建言加快企业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企业家回信,希望企业家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作为当年55位厂长经理呼吁“松绑放权”的见证者,福建省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荣誉会长黄文麟对30年之后再一次见证了事关改革的重要事件而感到欣慰不已。23日下午,黄文麟在福州接受记者采访,聊起了两次“发信”背后的故事。

    >>30年前的信是体制所逼

    “1984年3月24日”,即将80岁的黄文麟对这个日子,记得特别牢。

    说起当时55位厂长经理‘松绑放权’的呼吁信,黄文麟认为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倒逼出来的。他介绍说,当时一切行动按计划的模式严重束缚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婆婆多’,企业从人事任免、生产计划制定到产品销售、工资奖金发放,完全没有自主权,“形象点说,企业建个厕所都要审批。”黄老说,企业没有权力直接造成了两种大锅饭的现象,一个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厂长经理们觉得企业搞得好坏都一样,都是国家的;另一个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连发奖金的权力都没有,做多做少也就一样了。

    30年前的一场会议成了打破困局的爆发点,1984年3月22日-24日,全省55位企业家在福州出席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仪式,这个本是一般成立会却因为两位厂长经理的发言而开成了“诉苦会”。

    来自福日公司和福州铅笔厂厂长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福日公司是福建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州铅笔厂是当时国企改革试点单位,他们拥有比一般工厂更多的自主权。“听完发言后,在座的其他厂长经理们既羡慕又不服气”,黄文麟说,不少厂长经理抱怨企业的自主权太少,如果自己的企业能有这样灵活的体制机制,也能把企业搞活,为国家多做点贡献。

    企业家们的“诉苦”让时任福建省经委副主任黄文麟坐不住了。在会议期间,黄文麟根据厂长经理们的发言,主笔起草了《请给我们放权》的呼吁信,在讨论修改之后,第二天就送到了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的办公室。

    “没想到,这封信送进去半小时就得到了回应。”黄老说,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3月24日就在《福建日报》头版头条见报。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后经《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红旗》等媒体转载和评论,由此,松绑放权呼吁信为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30年后的信写得更从容

    时间到了30年后,今年3月24日是“松绑放权”的30周年,当时有很多企业家向福建省企联询问该以怎样的形式来纪念,最终他们倡议通过写信的方式向总书记汇报企业家们的决心和行动,这个倡议很快得到了30位企业家的响应。黄老介绍,除了这个原因外,企业家们也希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起跑年里,弘扬老一辈企业家们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

    决定了写信,那么要写什么?黄老告诉记者,与30年前相比,这一次他们写得从容很多。三十年前,当时松绑放权的呼声强烈,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一次是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实际上是有了顶层设计的推动。 不过,这三十年福建的企业发展很快,企业家们有很多话想说,但信的篇幅不可能太长。“前前后后一共改了7次才定稿,一共2800多字。”黄老说。‍

    今年4月8日,信的一稿完成,之后在30位企业家中传阅斟酌修改,一直到今年5月18日的第八稿,所有文字才修改完毕,之后才郑重地寄向中央。“说实话,所有企业家都满怀期待地盼着回信,但也做好了没有消息的准备,没想到7月8日习总书记就回信了,大家都觉得特别振奋。”黄文麟说。

    在黄老看来,30年里,企业的发展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后两次写信都事关“改革”,但又各不相同。他介绍说,30年前的那封信发出后,是政府被动的放权,当时还遇到了重重阻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现在是政府主动放权,是从顶层设计就开始了,区别于以往自下而上的要求;30年前是单一的所有制企业放权,55位厂长经理所在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现在则是对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全面放权,包括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等;30年前是单线的企业改革,大家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企业上。现在则是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的,整体的改革,政府将在这个过程中打出组合拳,影响力会更大;30年前是放权,现在更多的是提倡服务,促进职能转变,做到‘权力做减法、服务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