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鹿港小镇:走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汇处

20.10.2016  13:09
  

  原标题:台湾写真:鹿港小镇

  中新社台北10月19日电 题:鹿港小镇

  中新社记者  徐德金

  现在,鹿港小镇的霓虹灯与台北比也不遑多让了,在中山路等商业旺区,许许多多、密密麻麻的广告牌,都在告诉来客,鹿港的商业气息也是一种“现代文明”。

  当年罗大佑所倾诉的“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的鹿港,事实上是台湾最早孕育商业社会的区域所在。“一府、二鹿、三艋胛”,说的便是台南府、鹿港和台北艋胛在清代年间的历史地位。

  日前,记者来到这座鹿港小镇采访,受到强烈视觉冲击的大约有二:生意繁忙的街市与香火旺盛的宫庙。如果还有第三的话,便是从一条条老街所流露出来的一点点文艺范与小清新,然而,那不过是餐后甜点而已。

  因为靠海,鹿港开埠较早,十八世纪初、中叶就成为台湾重要的港口,历时200年而不衰,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尤极一时之盛,人口十余万,曾赢得“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鹿港中山路的前身叫“不见天街”,就是因为商号房舍林立,屋檐层层相接,加之树木浓荫蔽日,遂有其名。

  鹿港因港而起,那时鹿港所有的“船头行”及大盘商都与他们的祖地福建密切往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泉州蚶江与鹿港对渡习俗充分说明当时频繁的两岸商贸关系。即便到了日据初期,并且港口日渐淤塞,鹿港也仍然是中台湾唯一与福建乃至大陆通航的“合法”港口。那时从福州、蚶江过来的货船往往乘着潮水靠泊鹿港。

  这种商缘的延脉来自亲缘、血缘。穿行于九曲巷,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鹿港与泉州、漳州以及莆田之间的亲缘关系。比如,九曲巷所在的区域叫“兴化里”,而“兴化”却是旧时对莆田、仙游的总称;再比如,九曲巷之一就叫“泉州巷”。

  树有根,水有源。台湾导报社社长林文雄是鹿港人,他对记者说,鹿港的源头在福建。所以,任何时候,都是“闽台”,而不是“台闽”。

  更早于商缘,鹿港与闽南沿海的生活习俗更是息息相通。当记者询问天后宫附近一家做“蚵仔煎”(海蛎煎)的老板,鹿港都有哪些美食时,他脱口而出道,当然首推“蚵仔煎”了,台湾的“蚵仔煎”发源地在鹿港,最“正港”(正宗)。

  已经无法考证“蚵仔煎”在台湾是不是鹿港的首创,但在鹿港这种“正港”的“古早味”小吃美食四处可见。品尝鹿港地道的美食是许多老饕来鹿港的心愿,对普通游客而言,一碗鱿鱼肉焿也可满足味蕾。

  甫到鹿港参加一项文化交流的一名大陆学者认为,正是鹿港对传统的坚守,它才有那样的吸引力。可以说,鹿港对传统的坚守,莫过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而所有的源头均来自福建。

  据鹿港民俗文物馆介绍,仅当地各行当所祭祀的祖师爷就有32个之多,如医界拜保生大帝,演艺界拜韩湘子,特种行业拜天蓬元帅。其他宗族“角头”内部的祭祀活动更是不胜枚举,比如,《鹿港文史采风》一书所述“惠安六府千岁”送春粮活动仪式,恐仅鹿港一地所有。

  吃果子拜树头,拜拜文化盛行于鹿港的各个宫观庙宇。且不说日日香火缭绕的天后宫、龙山寺、城隍庙,一些规模较小未闻其名的宫庙也有不少香客专程抬着神灵前来烧香。记者周末上午在鹿港街头即遇到两支拜拜的香客队伍。计程车司机李师傅笑道:如果你正月来,鹿港满街都是进香游神的人潮。

  在台湾,鹿港是一种“文化符号”,也因此,歌者罗大佑曾借鹿港的酒浇自己心中块垒。

  时至今日,“徘徊在文明的人们”依然被社会所裹胁,一半是来路,一半是归途。尽管龙山寺里还有如诉如泣的南音,但广泽尊王庙前吹奏者并不知那天所为何来。在九曲巷,当记者看到写着“鹿港镇兴化里”的门牌时,问一住户是否知道“兴化”的含义,这位老者摇头说“不知”。

  台湾海峡没有因为鹿港填海造地而变窄,镇的西面海滨,彰滨工业区带来了工业文明的气息,但就文化面向看,它与鹿港古镇的韵味显得格格不入。实际上,环抱鹿港古镇的许多建筑物,都与曾出现过台湾文化第四期的“鹿港期”文化符号如此的违和。

  白天喧闹,夜晚沉寂,鹿港也被时间所裹胁。“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烧香的人们”,都像被散落在台湾海峡边上的一个片段,竟如此之混沌,以至于并不能看清它的所有面容,从而,有时被记起,有时被遗忘。(完)

【编辑: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