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乡村民林建明带动45户乡亲增收

10.04.2015  17:09

  7日,在光泽县鸾凤乡廖家湾蔬菜基地,50多个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地分布在田畈上,场面蔚为壮观。

  “去年,合作社发展大棚蔬菜60亩,获得纯利50万元,带动45户村民增收。”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建明自豪地说。

  林建明今年41岁,出生于鸾凤乡文昌村,高中毕业后,家里的菜地被征用,他跟随同乡到福州打工。人虽在外地,可林建明心里总放不下种菜的事。2009年,他带着近40万元积蓄,在吴屯村承包了200多亩地,并成立了光泽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由于管理不善,2010年冬天,合作社破产。

  “光泽只有几个较小的蔬菜基地,只要用心经营,还是有前景的。”家人朋友规劝林建明外出经商,他沉默了几个月,最后作出这样的决定。

  林建明通过反复调查,发现廖家湾离城近,土壤条件好,水源充足,当地村民大都进城务工,有很多抛荒田。他租下了村民李祥木的4亩地,又从村民周昌荣家租了2亩地。靠着这6亩地,2011年春季,林建明种植的第一批小白菜、空心菜一上市,就赚了3万多元。后来,林建明以每亩200公斤干谷的租金,与当地18户村民签订了租地合同,租下了15年租期的60亩田地,建起4座蔬菜大棚。

  林建明富了,村民提出要跟他一起干,林建明同意村民以自家责任田入股合作社。为发展更多社员,他贷款20多万元,购买了播种机、拖拉机、培土机等农业机械,免费提供给社员使用。同时投入近30万元,建起50个蔬菜大棚,廉价转让给村民。社员越来越多,管理千头万绪。林建明聘请了一名田间管理员,负责指导会员播种、喷药。“快抛荒的3亩地,去年种菜赚了3万多元。”廖家湾组的戴身华满脸兴奋地说。

  2012年,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2014年,基地又被省农业厅列为省副食品调控基地。

  大棚前,林建明踌躇满志:“我要把合作社做强做大,让更多的村民通过种菜实现致富梦。”(邱洪福 何坤)

  (闽北日报)